重症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度感染是诱发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寻找新的反应感染程度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很有必要。近几年世界各国医疗机构对降钙素原的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这些研究多针对细菌感染患者,对于病毒性感染及重度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动态观察降钙素原水平研究不多,特别是对呼吸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对重症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为临床鉴别感染类型及疗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 tonin,PCT)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共选取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的76例感染患者,检测PCT的表达及变化,按照感染的轻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一般性细菌感染组28例,设定为A组;重症细菌性感染组36例,设定为B组;其余12例为病毒性感染患者,设定为C组;分别于入院后的第2、3、5、7、9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分析比较所有患者PCT的表达,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PCT表达的差异。各组同日同时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作为参照对比。结果入院第2天三组患者PCT.CRP.WBC的检测结果:B组患者PCT.CRP. WBC分别为(18.9±5.0)ug/L、(58.8±19.2)g/L、(15.8±9.2)×109/L,高于A组PCT、CRP.WBC分别为(2.7±0.8)ug/L、(37.3±12.4)g/L、(11.4±3.5)×109/L,A组患者检测结果高于C组PCT、CRP、WBC分别为(0.6±0.2)ug/L、(15.2±8.4) g/L、(8.7±1.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的PCT表达浓度为(18.9±5.0)ug/L,显著高于一般细菌性感染患者(2.7±0.8)ug/L,P=0.000;细菌感染患者的PCT表达浓度为(2.7±0.8)μg/L,显著高于病毒感染患者(0.6±0.2)ug/L,P=0.000;经有效的抗菌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的PCT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00)。三组间整体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LSD法检验):A组和B组、C组和B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表达浓度的变化,呈时间衰减趋势。即随着观测时间的延长(也是随着感染的控制),患者血清PCT浓度逐渐降低。结论1.血清PCT检测对于临床细菌感染的诊断及感染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2.在细菌感染患者中连续检测血清PCT,其表达浓度呈时间衰减趋势;3.血清PCT测定结果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
其他文献
出租车已变成一种大众化的代步工具,但是这一领域存在很多诡异现象,没有多少人可以解释清楚。这里,我举二种诡异现象,并试作解释。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仅有学理上的价值,同时
期刊
鲁道夫·阿恩海姆将20世纪初由韦特墨、柯勒和考夫卡所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原理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并引入艺术的领域,在其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充分地利用格式塔心理学方法
目的:对普通针刺配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类风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70例类风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
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中美战略互信成为新型关系构建成败的关键领域。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轨迹表明,中美关系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在中美关系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作为一种施工便捷、力学性能优越的公路桥型,越来越多被应用到跨越山川河谷的公路工程中。由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结构本身通常具有高墩、轻质、柔性大的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环境犯罪等公害事件的频繁发生,环境公害案件本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应用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出现了判断上的困境,而国外很多国家引用疫学疫学
财务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企业间的竞争,财务竞争力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财务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因此,对财务竞争力强弱的评价就非常
本文主要通过探索研究现代插画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对插画这门艺术在品牌形象包装设计领域做出了新的诠释。在这个信息泛滥和视觉大爆炸的年代,图形为消费者压缩了信息量,并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大而不强。因此,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优化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