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乡城镇的保护与更新——以安新县圈头乡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城镇物质环境设计、建设水平不高,模仿与攀比现象比较严重;人文景观破坏严重;城镇空间景观缺少个性而趋于千篇一律,城镇环境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城镇的生态环保、人居环境、文化传承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 北方水乡城镇作为小城镇中一种特殊的类型,对其保护与更新的研究不仅对促进北方小城镇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树立北方水乡整体的个性特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北方水乡城镇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围湖造田,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等种种问题的出现。在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水乡元素和城镇空间结构正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水乡城镇系统受到了严重冲击。 北方水乡城镇是北方地区珍贵的遗产,也是代表所在地区的一张城镇名片。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的发展更趋向于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在水乡城镇建设领域也不例外。本文选取南阳、聊城、胜芳和白洋淀淀区为调研对象,充分挖掘北方水乡城镇的地域性特征并展示其独具特色的城镇魅力,通过分析北方水乡城镇的空间要素构成及连接肌理,提出北方水乡城镇保护与更新的方式与方法,以解决北方水乡城镇特色正逐步消退的现象,为北方水乡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1、引言,提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对水乡城镇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创新性。 2、本体研究部分,阐述北方水乡城镇的分布概况,通过分析北方水乡城镇的营建成因和价值,总结出北方水乡城镇的特质。 3、主体研究部分,分析北方水乡城镇空间的要素构成,将北方水乡最典型要素的意义综合起来,寻求空间的连接肌理。 4、主体研究部分,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北方水乡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有效的更新措施,营建当今时代的北方水乡。 5、实践应用部分,通过对安新县圈头乡总体规划的实例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北方水乡城镇建设并能有序地延续北方特有文化气质的规划设计的新路子。 6、结语,提出“科学发展,营建北方和谐水乡”的规划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实现人与水的和谐。
其他文献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当前历史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而国内对此的研究大多属于直接介绍或套用国外现成理论,缺乏对这些理论本身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的学习和探究。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间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导致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造成这种趋同现象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欧美建筑文化,建筑形式本身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及发展,使得
住宅小区出入口是住宅小区的“脸面”,也是住宅小区的“眼睛”,更是人们感知小区的第一印象。在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时代,人们除了需要满足基本的生理层次的需求,更注重心理层次,甚
文章旨在提供一种解读当代建筑形式的方法。当下的时代背景是消费社会,在此背景下建筑成为消费品,具有了符号的象征意义。以符号学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筑被看作一种表意符号。
山水城市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同时也是当代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建设的终极目标。山水城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蕴涵了深刻的哲学与美学理念,并高度概括了中
在近年来上海建构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商业体系过程中,社区商业已成为焦点,本文以此为背景,立足于现代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及行为习惯的观察视角,对上海三个近期建成的社区商业中心—
学位
学位
完形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格式塔的基本理论认为人类对于任何视觉图像的认知是一种经过视知觉系统组织后的形态和轮廓,是过程经验中形成的整体,其整体与组织性是
受中亚塔庙、犍陀罗希诃罗形制影响,在北朝的中原出现了“外来密檐塔”这一佛教建筑类型。其基本特征为:结构形式为砖砌空筒、外形收分曲线呈抛物线形、底层塔身较高、上部为密
五十年来,行列式多层住宅是上海城市住宅的主要类型。随着城市的扩展,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大量行列式住宅小区成为了内城的一部分,产生了城市公共街道和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矛盾。19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