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都市农业的发展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国都市农业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初具规模,如各种生态庄园、观光农园,农业产业园等。但都市农业的研究普遍集中于半城市化地区,其发展被排斥在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之外。即使在城市郊区,由于城市的强势扩展,都市农业也很难摆脱被蚕食的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创新性的将都市农业与城市绿地系统结合研究,以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依托当前都市农业的主流研究理论如圈层理论、连贯式生产性景观、可持续农业等,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我国现状,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分别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下都市农业的发展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研究分析了都市农业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都市农业具有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现代集约性等特点以及在社会、经济和生态上的功能,并结合我国国情将都市农业分为中心城区农业和城郊农业两大类。从生态绿地的视角出发,研究总结出都市农业可以弥补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经济功能、系统整合和绿化特色上的不足,因此将都市农业融入到城市绿地系统中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完善绿地系统结构,而且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城市绿化理念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来,促进都市农业发展。本文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框架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潜力及发展形式做出详尽的分析,在宏观层面,总结了城郊农业与中心城区农业在市域绿地系统下可能形式与布局,并提出了城郊农业圈层式发展、中心城区插花式引导、空间——产业——景观全方位布局调整的发展策略。在中观层面,分析了绿地系统分类规划中都市农业的发展潜力空间与类型,并对屋顶农园、观光休闲农园、市民农园及农业科技园四种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农业类型提出规划设计策略。在微观层面则从农作物的景观特点及造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都市农业的景观化处置原则与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