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但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仍旧处于需要继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交通运输在整体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促使交通量增长的趋势不断加大、重载车辆出现超载现象日益严重,从而导致诸多路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尤为严重的就是车辙问题。路面车辙现象不但严重的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对交通安全存在隐患,也极大的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是沥青路面最有危害的破坏形式,业内人士均认为解决车辙问题的需要迫在眉急、刻不容缓。虽然我国进行了诸多的研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只能不同程度的缓解车辙病害的产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外许多研究机构通过大量的试验与实践,认为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是提高路面抗车辙性能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PR PLAST S抗车辙剂从2001年开始在中国交通建设中进行试用,同时也将沥青混合料改性的新思路引入中国交通建设的大环境之中;至今为止,已在国内诸多高速公路进行了试验路的铺筑并且对掺加其材料后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检验,通过后期开展一系列的跟踪与调查也充足的证实了掺加PR PLAST S抗车辙剂后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加强与性能的平稳性。本文以福建省在建项目宁武高速公路为背景,结合福建省高温多雨山区气候、荷载特点,通过对PR PLAST S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的强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对比分析进行验证,证明了使用PR PLAST S抗车辙剂在提高路面性能方面尤其是抗高温性能方面的优势。同时,使用了UTM动态伺服试验系统针对不同的试验温度和荷载频率下掺加PRPLAST S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得到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值,分析了动态模量的影响因素,以及预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动态模量取值方法。最后,通过福建省宁武高速公路(南平段)B1合同段PR PLAST S试验路的铺筑,详细阐述了施II艺以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及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