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二元性特征的弗洛伊德式解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hope9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D.塞林格是二战后美国文学中颇具影响力的一名作家。他因为生动的刻画未成年人的精神困境著称。作为塞林格唯一的一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历了长时间的非议,但最终被认定为一部现代小说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介绍了以霍尔顿为代表的一群未成年人在成人世界的挣扎。小说中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并立使得该部小说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小说中主人公霍尔顿一次又一次地被儿童世界的纯真、亲切所吸引,他希望可以在走入了成人社会之后也能继续保持他的那份天真。另一方面,成人社会又作为一种现实在霍尔顿的经历中凸现出来。成人世界的虚伪、冷漠和腐朽一次又一次地与霍尔顿脑海中的天真纯洁的儿童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霍尔顿宁愿留在儿童世界拒绝长大。由此可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并存让读者徘徊在主人公的精神窘迫中,也让这部小说的二元性特征非常明显。作为精神分析的重要理论,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对于解释文中的二元性特征和主人公的精神困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弗洛伊德关于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并立的理论,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共存的理论,以及他所提出的力比多理论都可以帮助读者来理解《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二元性特征。本论文旨在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二元性特征。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运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理论分析小说中天真、真诚和亲切与腐败、虚伪和冷漠并存的二元性特征。小说中突出的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并立让文中的主人公时刻处于精神窘迫之中。这种精神的窘迫可以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来分析。第二章则有关于生与死的二元性。生命和死亡的真谛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神秘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又或多或少的受到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影响。文中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表明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探究着生与死的真谛,又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与死的本能的支配。他们所要求的自我保护和友爱一次一次地被虐待狂和仇恨摧毁。第三章通过使用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和对力比多的抵抗理论来分析未成年人所经历的从恋母情结到自我封闭和从未成年人对性的期待到建立道德意识的转变。总之,本论文着重于从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心理入手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对小说中的二元性特征进行剖析,从而揭示未成年人在青春期这一特定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困境的必然性。
其他文献
低维纳米材料由于他们依赖于形貌和大小而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质受到广泛关注,纳米技术也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纳米材料的物相、尺寸和颗粒形状等决定其性能和应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益加明显,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处于无权状态的弱势群体的生存
<正>《葡萄熟了》是80年代以来根据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曲调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独奏曲。它生动地描绘了新疆人民在葡萄收获季节载歌载舞的动人场面。
社会的演进和媒介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系统,媒介是社会这个系统的连接线,媒介能够通过传递信息对社会成员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同时促进
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振动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生产实践,剖析了振动带来的危害。从电磁原因、机械原因和机电混合原因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异步电动机产生振动的原因[1],并有针对
阐述并对比了机械阻抗法和有限元法在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振动计算上的应用。通过仿真计算案例研究了某一型号电机的电磁振动特性,从而深入了解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区
东南亚地区是海外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些地区的华文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规模与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越南,
清末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洋务企业,借鉴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其经营活动。其借鉴的程度也因所处时期及经管的人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主要
复杂直流电路属于大学电学部分的知识,能力要求较高,在高考中不作要求,但在物理竞赛中,却是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历年的许多省市乃至全国的物理竞赛中,时常出现复杂直流电路的
王安忆的《长恨歌》里成功地塑造了王琦瑶这一悲剧女性的形象,但掩卷沉思,这部小说在成功勾画出了王琦瑶的悲剧命运之外,更揭示了个人在无情流逝而又具有永恒意义的时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