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不良是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国内关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营养评价工具的研究较少,且该类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机目前还没有定论。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营养评价及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机的研究。一、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营养评价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营养评价中的价值,了解该类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发生率。方法采用MNA方法评价10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测量其生化营养指标,分析MNA与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根据MNA评价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22%,营养不良危险者占54%;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危险及营养正常患者的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营养指标间有显著差异,MNA总分与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营养指标呈相关性(r=0.212~0.553,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发生率高达76%,患者入院后应立即根据营养评价结果给予合理营养支持;MNA与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营养评价指标存在良好相关性,适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营养评价。二、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机的研究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适宜开始时机。方法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延迟肠内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营养指标、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及营养治疗相关费用。结果术后营养指标、胃肠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延迟肠内营养组,且营养治疗费用少于延迟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24h行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减少营养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