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土地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力发挥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开展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能够更加准确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有利于为维持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大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益于更加合理、科学地减少土地压力,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
文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熵值法在对大量指标进行赋权时无法识别指标间信息重叠的问题上,文章引入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组合的评价方法即组合评价模型。对贵州省9个市州基于结构-功能-效益模型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组合评价模型,分析贵州省各市州2008-2017年十年间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发展状况,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减缓土地利用系统压力,促进土地系统健康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1)由组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贵州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2008-2017年期间贵州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状态,综合指数从-4.1481上升到10.6357,土地利用健康水平从病态逐步向亚健康状态转变;从时间上看,贵州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异,其中贵阳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铜仁市、黔南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得分处于稳定增长模式;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黔西南州综合得分处于波动幅度较大模式,即在2009-2011年期间有较大幅度的波动。从空间上看,贵阳市地处贵州省的中间地带,从2012年起健康等级的变化趋势是以贵阳市为中间地带,以环状辐射的形式逐步向外围地区辐射。(2)通过各市州综合指数分析,由于贵州省2009年秋季到2011年秋季的秋冬连旱灾害,导致铜仁地区、遵义东部、黔西南东部等大部分地区出现重旱及特旱灾害,造成部分地区水库干涸、河流径流量大幅度减少,土壤湿度减弱,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干枯绝收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产量下降是造成部分地区2009-2011年综合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各市州实际情况,提出有利于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发展建议。
文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熵值法在对大量指标进行赋权时无法识别指标间信息重叠的问题上,文章引入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组合的评价方法即组合评价模型。对贵州省9个市州基于结构-功能-效益模型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组合评价模型,分析贵州省各市州2008-2017年十年间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发展状况,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减缓土地利用系统压力,促进土地系统健康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1)由组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贵州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2008-2017年期间贵州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状态,综合指数从-4.1481上升到10.6357,土地利用健康水平从病态逐步向亚健康状态转变;从时间上看,贵州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异,其中贵阳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铜仁市、黔南州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得分处于稳定增长模式;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黔西南州综合得分处于波动幅度较大模式,即在2009-2011年期间有较大幅度的波动。从空间上看,贵阳市地处贵州省的中间地带,从2012年起健康等级的变化趋势是以贵阳市为中间地带,以环状辐射的形式逐步向外围地区辐射。(2)通过各市州综合指数分析,由于贵州省2009年秋季到2011年秋季的秋冬连旱灾害,导致铜仁地区、遵义东部、黔西南东部等大部分地区出现重旱及特旱灾害,造成部分地区水库干涸、河流径流量大幅度减少,土壤湿度减弱,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干枯绝收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产量下降是造成部分地区2009-2011年综合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各市州实际情况,提出有利于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