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民歌集成》的编撰工作的启动,中国民歌研究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从具有较高权威性、学术性的研究资料的状况看,中国民歌研究对调式调性、节奏、曲式(句式结构)、唱法、体系、流派、和声等领域关注得较多,而对作为音乐分析方法学之一的“动机分析”领域从未涉入。 本文正是以音乐分析中创作技法分析为起点,对56首中国民歌(囊括五十六个民族)作了较为详尽的动机分析。旨在发掘中国民歌音乐材料性质的内在联系及其有机结合,观察这个过程中动机与动机的变体、变体与变体之间的派生关系及相互关系,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民歌的结构方式和变化过程,再现创作者富有逻辑性的心理结构与作品结构的统一。其中涉及到的有关理论——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研究概况、中国民歌与其它中国民间音乐的关系、中国民歌的特质、动机分析方法、动机的概念、动机的运用、动机在中国民歌中音高和节奏方面的运用——在上篇予以简要地论述;下篇在简短的绪论——关于谱例的选择、分析角度的选择、分析中字母标识问题——后,从音高动机及其移位与无移位的变体、节奏动机及其精确重复与变化重复的变体、音高与节奏结合的动机及其motif模式与motif and cell模式的变体的几个角度,以一般图示、图式、图表、文字等方式,对中国民歌作了分门别类的实例分析。 在对中国民歌的动机分析过程中,无形地提出也解答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共性”问题,包括东方音乐创作与西方音乐创作的共性以及艺术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创作的共性的结合。它蕴涵在整个分析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里,体现在音乐材料的组织、创作技法的应用、分析角度的选择、分析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甚至包括分析方法本身。 衷心希望本文能够使中国民歌的创作技法分析领域得到关注,从而为中国民歌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更希望对人类音乐创作的“共性”问题重新审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