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一批企业已成功在国外站稳了脚跟,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也逐步走向规范发展。中国的大企业迫切需要中国的大事务所为之审计和服务,中国的大所应当却没有与中国的大企业同步成长,尚无业务能力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且审计相关服务市场被四大占据。这种局面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和事务所生存发展,亟需改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局面,迅速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已成为各方关心的问题。于是,2006年中注协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总目标:用5至10年的时间,发展培育100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服务的事务所,在此基础上,发展培育10家左右能够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一批事务所规模化的发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化进程进行描述性分析,本文的重点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找出影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效应的因素,然后计算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济效应系数。本文首先对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文献综述分别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对审计市场集中度和审计质量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绩效和规模化发展进行综述;相关理论分别出财富效应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竞争战略理论等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在第三部分中,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进行描述性分析,指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呈现特点和问题所在。最后,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10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和国泰安数据库提供的审计2009年深沪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前二十家会计师事务所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论证了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规模不经济效应。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济系数均大于1,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本土15强中,只有中瑞岳华、立信、信永中和、天健正信数值略大于1,其他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济系数都小于1,表现为规模不经济。简言之,在执业人数和所占市场份额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达到规模经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克服自身劣势,努力取得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通过运用规模经济系数,对会计事务所收入、人力资本、市场集中度、客户状况、事务所运营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参考意见。另外,在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和规模经济系数分析,找出了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中瑞岳华、立信、信永中和、天健正信可以作为我国政府重点的培养对象,使其发展成为能够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使之与四大抗衡。但是由于受到信息披露的限制,我们在实证研究分析上,只选择了中注协百家排行榜上的前20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样本,而中国当前共有7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他们的运营绩效并没有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