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龙云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具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文学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纪实文学。凭借精心耕耘的话剧创作,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1978年,剧本《有这样一个小院》发表,在中国话剧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李龙云”这个名字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从那以后,他先后发表了《小井胡同》、《这里不远是圆明园》、《洒满月光的荒原——荒原与人》、《正红旗下》、《叫我一声哥,我泪落如雨》、《万家灯火》、 《天朝上邦》三部曲等多部影响力较大的话剧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与李龙云在话剧创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相比,学术界给予他的关注显得很特异。他的三部代表剧作中的《有这样一个小院》在乍暖还寒的政治背景下备受争议, 《小井胡同》历经风波、几度秋凉, 《洒满月光的荒原——荒原与人》本身的创新追求使其跻身于“阳春白雪”剧作行列,出现精英接受现象。这三部剧作都曾经历了“创作——公演——修改”的命运,产生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而目前有关李龙云的研究却存在着巨大的欠缺,对李龙云话剧的接受研究几乎没有。本文通过对代表李龙云突出成就的三部剧作——《有这样一个小院》、《小井胡同》、《荒原与人》的接受的梳理,研究李龙云话剧的接受轨迹和接受状况。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李龙云话剧的创作,论文选题的缘起、思路和价值。第一章聚焦李龙云正式发表的第一部剧作《有这样一个小院》。描述其在当时备受争议、乍暖还寒的缘由,以及在戏剧界引发的争论,探讨其背后的原因。第二章直击《小井胡同》遭遇的几度秋凉。《小井胡同》因触及政治敏感话题而受到剧坛冷落,演而禁,禁而演,本章对此进行梳理、解剖与反思。第三章关注《荒原与人》这部令戏剧界感到震惊的话剧。这部新现实主义剧作曾被评论家预言“演出可能要失败”,本章对几位精英导演的执导演出等接受作出梳理、探讨和反思。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李龙云早期话剧的接受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小结,另一方面则对李龙云话剧接受中出现的作家创作主体与主流话语,剧作与时代、社会、政治,’与观众接受的互动等作出反思,探讨戏剧接受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推进和深化李龙云话剧的接受研究,弥补李龙云话剧接受在实践研究和观众观演体验方面的空白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