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播期和密度是影响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两大主要因素,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是向日葵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本文以目前新疆主推油用向日葵品种KWS303和食用向日葵SH363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向日葵生育进程、植株形态、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冠层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石河子地区光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向日葵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推迟播种,向日葵的出苗速度加快,全生育期缩短。在B1密度水平下KWS303的全生育期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7d,SH363在B1密度水平下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10d;在B2密度水平下KWS303的全生育期A3播期比A1播期同样缩短了7d,SH363在B2密度水平下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5d;在B3密度水平下KWS303的全生育期A3播期比A1播期同样缩短了7d,SH363在B2密度水平下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7d;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密度增加,向日葵的株高呈增加趋势,播期推迟灌浆期的主茎绿叶数、茎粗增加,对花盘直径的则影响较小。相同播期随密度的增加,灌浆期的主茎绿叶数、茎粗花盘直径则减少。在播期密度双因素互作下株高、灌浆期主茎绿叶数,茎粗、花盘直径最大值分别是A3B3、A3B1、A3B1、A3B1处理组合。3.密度对向日葵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冠层高度影响较大,在相同播期内,从苗期到开花期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从灌浆初期到灌浆结束,叶面积指数又迅速下降,在高密度处理下,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养分竞争较大,加速叶片衰老,叶面积指数相应下降更快。在灌浆期油用向日葵KWS303在A2B2处理,食用向日葵在A2B1处理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密度对叶倾角的影响大于播期,在现蕾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播期条件下冠层高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各密度条件下均在播后60天左右冠层高度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在接近成熟期,各密度处理之间冠层高度存在显著差异,高密度条件下个体竞争导致花盘变小,花盘鲜重降低,重力较小,相应勾头级别较低,总体冠层高度偏高;而低密度条件下,花盘发育较好,重力大,勾头级别高,相应冠层高度降低;在播期试验研究发现,随着播期的延迟,同密度处理条件下的冠层高度也相应增加。4.各处理向日葵叶片的平均SPAD值都呈单峰曲线变化,油用向日葵KWS303的总体趋势是从开花到花后10天叶片平均SPAD值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食用向日葵SH363从开花到花后5天叶片平均SPDA值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著或不显著增加,从花后10天到终花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著或者不显著的降低趋势。两个品种叶绿素含量(SPAD)都随着密度的增加呈显著或者不显著减小。5.花期净光合速率则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这是由于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增加,植株的生长空间减小,叶片的遮挡,造成受光不均匀,使得向日葵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减小。通过播期对花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播期之间也存在显著或不显著差异,其中A1与A3,A2与A3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密度之间B1与B3,B2与B3之间则达到极显著水平。3个播期中A2的Pn值最高,A3最低,通过二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在互作效应中密度对Pn的影响大于播期。6.油用向日葵和食用向日葵在A2B1处理组合下,向日葵个体发育良好,单株干物质最高。随着播期的推迟与密度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再减小趋势,最终的产量均以A2B2组合最高。播期对油用向日葵KWS303粗脂肪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SH363粗蛋白含量在A2播期最高为25.54%。密度对KWS303粗脂肪含量的影响表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趋势,密度对SH363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则表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含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