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变材料的可调中波红外光学器件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超表面具备许多非自然的、奇特的电磁物理特性,近些年备受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相变材料由于其可调谐电磁响应,被应用于超表面领域,使得该领域的发展获得全新的动力。本论文基于相变材料Ge2Sb2Te5(GST),在中波红外波段提出了两种具有可调谐功能的光学器件:完美吸收器与滤波器,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器件的性质。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GST超表面的偏振无依赖的中波红外可调谐完美吸收器。基于传统金属-介质-金属三层结构,我们于介质层引入高折射率的相变材料GST。研究发现,在入射光的垂直照射下,优化上层金属结构参数使其与入射面的阻抗相匹配,在结构内部诱导产生间隙等离子体共振,使得该结构在中波红外波段产生一个高效的光反射低谷,即光吸收峰。随着GST相态变化,在5.36.3微米波段内,其吸收峰仍能实现86%的高效光吸收性能。我们基于这个波段的高效吸收谱,实现了外界环境折射率变化的检测,并且利用强耦合理论研究了被探测分子的吸收谱。(2)提出一种基于GST超表面的偏振无依赖、中波红外可调谐的滤波器。采用GST微米圆柱形阵列结构,在入射光垂直照射下,高折射率的GST圆柱形结构会激发米氏共振。多极子散射截面和电磁近场分布分析显示对于非晶态GST圆柱在3.55微米波长处的共振类型为磁偶极子共振,通过改变尺寸参数来优化磁偶极子的初始共振位置,同时通过改变GST的相态也可改变磁偶极子的共振波长,从而获得宽谱滤波的功能。最后,还分别研究了入射光的偏振态和入射角度对透射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超表面结构可以在中波红外获得高效的滤波功能,用以滤除非工作波段的干扰。
其他文献
仁与智分别指向以道德、情感为要的“情意之学”及以学识、睿智为基的“知识之学”,而针对二者的价值问题,则一直存在争论。在儒家传统教化哲学中,仁智关系表现为“仁主智从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作为当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受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对于控制乳腺癌的死亡率、改善乳腺癌预后,早期诊断显
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甲氰菊酯(knpmpathrin)的光合细菌新菌株PSB07—1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16S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EU005383)
论文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APP资源库构建的整体思路及具体流程与方式,并在探讨其宣传推广方案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从完善资源分类标引体系、
阮籍是魏晋易代之际的诗人,他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其组诗中有体系庞大,纷繁复杂的意象系统。这类意象多从《诗经》、《离骚》、建安文人诗、
现实生活情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事实、法律的严格认定与适用,并非总能符合当事人的利益。究其原因为,在具体案件中,法律欲达目的为最大程度地实现该案所涉的个人利益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的难度越来越大,公共危机处理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已经成为政府亟不可待的问题
研究背景: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肠癌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肠癌的治疗在目前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
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及高淋巴管侵袭、高度淋巴结转移能力的生物学特性,是研究高转移乳腺癌的良好
Blog通过网络传递实时信息,倡导思想的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效工具与手段。本文探讨了博客的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