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通过观察艾灸胃经穴对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大鼠的体重、胃黏膜损伤指数、病理形态学和肠道微生态影响,以探讨“热证可灸”理论的科学性。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胃热证模型组、胃寒证模型组、胃热艾灸胃经穴组、胃寒艾灸胃经穴组、胃热艾灸胆经穴组、胃寒艾灸胆经穴组。采用辣椒混悬液灌胃+无水乙醇灌胃制备胃热证胃黏膜损伤模型,4℃冰水灌胃+NaOH灌胃制备胃寒证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对两种证候疾病进行艾灸胃经穴(“梁门穴”、“足三里穴”)、胆经穴(“日月穴”、“阳陵泉穴”)干预7天。从实验前1天开始,每天称取大鼠体重至干预结束,观察大鼠实验期间的体重变化情况。干预结束后,观察并计算所有组别大鼠的胃黏膜损伤指数,收集所有大鼠的胃黏膜组织和粪便样本。胃黏膜组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改变和相对丰度表达。结果:1.大鼠体重变化结果:在造模开始后,胃热证和胃寒证大鼠体重均逐渐降低,并于第4天开始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艾灸胃经穴治疗后,体重逐渐上升,于第10天开始与模型组和胆经穴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病理形态学结果:胃热证模型组和胃寒证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明显,炎症细胞增多。与对应证候模型组相比,艾灸胃经穴组的黏膜结构完整、炎症细胞减少,病理学显著改善。艾灸胆经穴组则无明显恢复,与对应的证候组基本相同。3.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胃热证模型组与胃寒证模型组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显著上升(P<0.05)。与对应的证候模型组相比,艾灸胃经穴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5)。艾灸胆经穴组的胃黏膜损伤指数有所降低,与对应的证候模型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粪便16S rDNA测序结果:大鼠分别经过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造模后,门、科、属水平的优势菌所占比均发生了变化,群落分部和肠道微生物结构组成均产生了差异。通过LEfSe分析,与正常组比较,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组的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理研菌科、活泼瘤胃球菌、紫单胞菌科等显著减少(P<0.05),其中减少的瘤胃球菌和紫单胞菌科分别在胃热艾灸胃经穴组和胃寒艾灸胃经穴组中得到显著增加(P<0.05)。胃热证胃黏膜损伤组中的柯林斯菌属、红蝽菌纲、红蝽菌目、红蝽菌科、肠杆菌科和肠杆菌目等致病菌显著增加(P<0.05),胃寒证胃黏膜损伤组中变形菌门、梭状芽孢菌属等致病菌显著增加(P<0.05)。两种证候模型在艾灸胃经穴治疗后,均使增多的柯林斯菌属、红蝽菌纲、红蝽菌目、红蝽菌科等菌显著减少(P<0.05),并使放线菌门及其分支下的双歧杆菌目、双歧杆菌科、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显著增加(P<0.05)。艾灸胆经穴对菌群丰度的显著改变较少,在胃热艾灸胆经穴组中有较多的布劳特氏菌属、Producta目、产碱杆菌目等(P<0.05),在胃寒胆经穴组中含有较多的δ变形菌属、脱硫弧菌目和脱硫弧菌科(P<0.05)。结论:艾灸胃经穴对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具有治疗效果,能改善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大鼠的体重下降、一般行为学改变以及大鼠的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同时对肠道微生态调节具有积极作用,在减少致病菌相对丰度的同时促进了益生菌丰度的增加,从而改善了消化系统及胃黏膜损伤修复。揭示了艾灸胃经穴治疗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的穴位特异性及其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机制,表明“热证可灸”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