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各种生产活动有意或无意将重金属带入土壤,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明显高于原生含量,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由于重金属离子难移动性,长期滞留性和不可分解的特点,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土壤又是生产粮食蔬果等食品的主要场所,重金属经食物链最终会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东岭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以点源形式向空气中排放大量含铅、锌等重金属的烟尘,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凤翔县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东岭冶炼公司被认定为主要污染源,周边多个村庄铅、锌污染状况给人们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隐患。本研究针对该冶炼厂周边的十壤进行了野外现场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地区土壤污染的质量等级进行了评价,为了能更准确地了解该地区十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又进一步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对研究区表层十壤进行了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以求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论文最后评价了当地土壤污染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水平方向上,随着距冶炼厂距离的增大,重金属含量大体都呈现出先上升(0-400m)、后下降(400m~700m)最后趋于稳定(700 m~1500 m)的分布状况。Pb、Zn含量最高的区域均出现在西北、西南方向,分别为距污染源50m-600 m、50m-400m的范围;Pb含量最大值为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3.87倍(西北方向)和3.43倍(西南方向),表明西北西南方向受到较为严重的Pb污染,同时东南、东北方向Pb含量虽低于国家质量标准,但高于土壤背景值,表明其土壤受到了一定外界因素的影响,属Pb的高背景值区;研究区Zn含量最大值为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0.85倍(西北方向)和0.66倍(西南方向),尚未超标;元素Cr、Ni、Mn、Co及Cu含量均低于国家质量二级标准,尚未构成污染,但这六种元素含量均高于土壤元素背景值。(2)垂直方向上,在西南方向距污染源300米处的剖面采样区内,重金属主要富集于土壤表层,其含量向深层递减。其中,Pb和Zn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Ocm-35cm之间,各层含量变化幅度较大,35cm以下快速下降。在5cln-25cm的范围内,Pb的含量平均值为956.48mg/kg,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350mg/kg),属于重污染元素,而Zn含量(276.62mg/kg)略低于环境质量二级标准(300 mg/kg)o Ci、Ni、Mn、Co及Cu在整个剖面各层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上未超标。(3)土壤等级质量评价结果如下:灰色关联分析结论为,4个监测点中,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属Ⅳ级,即我国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属Ⅱ级,即我国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下限,反映出该冶炼厂周边300m位置的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更为严重。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论为:冶炼厂周边不同方向的表层十壤中,Pb处于较高的污染程度,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中土壤Pb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3.43和3.87,均达到重污染水平,Zn、Cu、Cr、Ni、Mn、Co未污染。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中各个重金属元素未污染。土壤综合污染指数Cd,均大于6,小于12,表明该地区土壤已出现重金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结论为,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分别为3.41和3.47,均达到重度污染;而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为1.88和1.93,均为轻度污染。(4)生态风险评价结论为Pb、Zn、Cu、Cr潜在危害指数Eft的范围分别是314.6~3561.8、37.5~1157.9、3.5~37.3、0.2~4.9。潜在危害程度分别为:Pb和Zn极强、Cu和Cr轻微。所对应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RI分别为:西北方和西南方为极强:东南与东北方均为中等。(5)健康风险评价结论表明:冶炼厂周边表层土壤中非致癌物质Pb、Zn、Cu健康危害的年平均个人风险,成人和儿童均为Pb>>Cu≥Zn。总体上儿童远高于成人。HI(非致癌风险指数)成人儿童均小于1。三种非致癌物质健康危害的年平均个人风险为成人:7.54×10-2a-1;儿童:1.89×10-1a-1,表明该地区每年因土壤重金属的非致癌污染物而影响健康的,每1000名成人中不足80人:每1000名儿童中有近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