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及我国的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增长过程不仅是总量增长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演进与成长的过程。经济发展总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从而达到更高、更新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席卷着整个世界,全球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迅猛展开。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正以推动本国传统产业向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过渡为主攻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新调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以及不可多得的国际机遇,因此,研究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和趋势,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建议,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演变阶段。第一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自己则集中力量发展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和德国则抓住了第一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第二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于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和西德等国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转移,本国则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抓住了第二次调整的机会,实现了工业化。由前两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总结出了产业结构具有循序渐进规律、转移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第二部分论述了当前进行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原因及特征。此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美国率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等背景下进行的;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新技术革命,社会需求结构出现知识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各国纷纷制定支持高新技术研发的产业政策,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等原因推动了当前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而在此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又呈现出以下特征:跨国公司成为主要载体、信息技术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量以及制度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部分论述了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产业结构软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传统产业的调整空间加大,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将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我国应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提高产业结构的开放程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加快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例,以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入声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方言中的发展状况是不一致的,不能一概而论。元明这一时期是入声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这一时期中入声在北方话中存
从改革开放到跨入新的世纪,中国人对于企业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不断地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我们也历经了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过渡。
目的观察以熟地、鹿角霜为主药对腰腿痛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灌胃小鼠4d,通过镇痛及活血指标考察药物的治疗效果,以此衡量药物对腰腿痛疾病的治疗作用。结果以熟地、鹿角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开放型经济和经济开放度问题。在我国加入世贸的情况下,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又使开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东南亚经济危机
1964年,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使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体制内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其现实关怀和参与精神、激进的批判取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等对西方传统的人文——社会科
本研究在分析了俄汉两种语言形式差异的基础上,着重从思维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探讨了俄汉两种不同文化产生的原因。
本文主要研究在二次雷达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如何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也即如何设计合理的纠错码方案以减少误码率。纠错码技术是一种通过增加一定的冗余信息来提高信息传输可靠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迅速发展。近20多年来,世界金融业经历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