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增长过程不仅是总量增长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演进与成长的过程。经济发展总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从而达到更高、更新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席卷着整个世界,全球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迅猛展开。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正以推动本国传统产业向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过渡为主攻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新调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以及不可多得的国际机遇,因此,研究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和趋势,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建议,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演变阶段。第一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自己则集中力量发展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和德国则抓住了第一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第二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于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和西德等国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转移,本国则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抓住了第二次调整的机会,实现了工业化。由前两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总结出了产业结构具有循序渐进规律、转移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第二部分论述了当前进行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原因及特征。此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美国率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等背景下进行的;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新技术革命,社会需求结构出现知识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各国纷纷制定支持高新技术研发的产业政策,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等原因推动了当前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而在此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又呈现出以下特征:跨国公司成为主要载体、信息技术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量以及制度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部分论述了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产业结构软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传统产业的调整空间加大,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将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我国应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提高产业结构的开放程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加快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