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9及P6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当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口腔鳞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4.7%-20.3%,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第二位[1]。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较为特殊,且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结,口腔鳞癌可较早地沿血运或淋巴结向远处转移,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甚至症状还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却发现了转移的癌细胞,因此口腔癌患者的死亡率极高,预后也不理想。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及遗传工程学等相应检测技术的发展,根据患者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存在的肿瘤标志物,不仅可以协助对肿瘤的诊断,而且可以对肿瘤的有效防治、预测预后及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信息[2]。  目的:从蛋白分子水平研究MMP-9和p63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口腔鳞癌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探讨其与口腔鳞癌的发展、侵袭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有效地辅助临床工作。  方法:本研究选取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均为手术切除存档蜡块)各68例作为实验对象,其中68例口腔鳞癌患者组织作为实验组,68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MMP-9和p63蛋白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测得实验所需的数据。其中所有标本选择遵循以下标准:首次病例、诊断明确、无其它头颈部癌肿病史、无放化疗病史。  结果:MMP-9和p63蛋白在6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MP-9表达阳性率为76.5%(52/68),p6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9.4%(54/68),均显著高于68例正常组织中的2.9%(2/68)和7.4%(5/68)。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相关分析得知,口腔鳞癌组织中MMP-9和p6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块大小均无明显相关性,但MMP-9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6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结论:MMP-9和p63蛋白异常表达与OSCC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口腔鳞癌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过程,这将为口腔鳞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选取骨性Ⅲ类错(牙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颌面部CBCT的影响资料进行定点测量分析,建立描述牙弓基骨弓形态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进行牙弓基骨弓的匹配性研究,讨论
在1943年就有学者Bauer提出由牙齿病损扩大侵入上颌窦而引起的感染是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1]。大部分的临床医生以及研究人员都因为其较低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与经皮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首次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患者,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