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斑点叶基因SPL37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点叶是指在没有受到外界病原体侵害的情况下植物体自发产生典型的坏死病斑的现象,它是水稻中一种常见的有害变异,会导致水稻质量变差、产量下降。目前研究发现,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植物防御反应的激活是斑点叶表型产生的主要原因,斑点叶对于植物抗病性的增强起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EMS化学诱变处理水稻粳稻品种台北309,获得了一个新的斑点叶突变体,并将其命名为spl37。本研究计划通过对spl37斑点叶突变体进行包括表型特征分析、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抗病性分析、遗传特性分析、目的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一系列测定实验和分析,了解斑点叶突变体spl37斑点叶的发生机制和抗病机理,旨在为斑点叶突变体的研究和斑点叶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斑点叶突变体spl37表型特征分析: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直到分蘖期之前,突变体spl37的表型都与野生型(WT)无明显差异。在分蘖期伊始,突变体底部的部分叶片开始有红褐色斑点出现,至分蘖盛期,从低位叶片到高位叶片均有斑点出现,到抽穗期,这些病斑迅速扩散,变得更为严重,并逐渐蔓延到整片叶子上,许多底部叶片开始枯萎。对生长发育成熟的植株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发现,相较于野生型台北309,spl37的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均存在极显著降低,一次枝梗数也略有降低。2、斑点叶突变体spl37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在分蘖盛期,spl37已有红褐色斑点出现,该时期突变体spl37的叶绿素b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抽穗期时,突变体spl37的叶绿素a和b含量都明显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突变体spl37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也明显降低。与此同时,通过遮光实验发现,光照可以诱导突变体spl37斑点叶表型的产生,突变体spl37的净光合速率也明显低于野生型台北309。通过测定衰老相关生理指标发现,同野生型台北309相比,突变体spl37的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著下降,而突变体spl37叶片清除活性氧的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的活性均显著升高,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发现突变体spl37叶片存在活性氧过度积累的现象。除此之外,与野生型台北309相比,突变体spl37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也显著升高,TUNEL实验检测到的DNA片段数量也有所增加,证明了突变体spl37叶片中存在细胞死亡的情况。3、斑点叶突变体spl37的抗病性分析:白叶枯病菌HM73接菌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台北309相比,突变体spl37对白叶枯病菌的抗病性显著增强;同时,qRT-PCR实验发现OsMAPK12、OsAOS2、OsNPR2、OsPR1a、OsPR1b、OsWRKY53等相关防御基因表达量的显著升高,可能对突变体抗病性的增强起正向调控作用。4、斑点叶突变体spl37性状由单个隐性基因控制:以spl37为母本,9311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F1代表型均正常,没有斑点叶突变的个体出现,自交得到的F2代群体中正常表型和斑点叶表型的个体比例约为3:1,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3:1的分离比,说明控制该斑点叶性状的是单个隐性基因。5、5、SPL37基因突变导致叶片出现斑点表型:SPL37通过基于图谱的克隆方法被定位在5号染色体上In Del1和In Del2标记之间的246.4kb区域内。水稻基因组数据库(http://rice.plantbiology.msu.edu/)中的信息显示该区域内有27个开放阅读框(ORFs),包括5个未知功能蛋白、17个转座子蛋白、3个热激蛋白和2个功能蛋白。通过测序和比对我们发现其中一个候选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编码区第一个外显子的第1066位核苷酸A突变成了C,导致编码的第356位氨基酸由赖氨酸变成谷氨酰胺,我们将该基因作为SPL37的候选基因。6、通过网站预测分析发现,在干旱和高盐的逆境胁迫下SPL37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利用平皿盐胁迫实验和水培盐胁迫实验比较野生型台北309和突变体spl37的耐盐能力,结果发现突变体spl37对盐处理更加敏感。综上所述,spl37是由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斑点叶突变体,基因SPL37的突变导致突变体的生理生化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影响了突变体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使突变体对部分白叶枯病菌的抗病性明显增强。因此,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揭示水稻的耐盐机理和抗病的分子机制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为培育高抗优质水稻品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水稻纹枯病是农作物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的几乎所有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水稻纹枯病抗性由数量遗传位点控制,目前尚未找到主基因抗性的水稻种质。培育具有数量遗传抗性的水稻品种可以防控水稻纹枯病。前期研究对水稻抗感基因型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对差异表达候选基因的RNAi转基因水稻进行接种鉴定,筛选获得了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OsSBR2,创制了ossbr2突变水稻株系、OsSBR2-RNAi水稻株系和
学位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在种子休眠、气孔关闭、植物生长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植物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BA需由合成部位运输至作用部位,启动信号转导,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胁迫。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已经研究的较为清楚,但是ABA转运机制尤其是长距离运输的研究较少。而ABA-GE作为ABA的一种衍生物,其转运蛋白和转运机制研究甚少。已有研究报道
学位
<正>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酝酿、尝试,90年代试点实践,到新世纪初扩大范围、加大力度,再到目前进一步细化、规范;先部属高校,后省(市)属高校,从职称到职务,从身份到岗位,从终身到聘用,一步步向前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聘用制改革牵涉方方面面,关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局,涉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毫无疑问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职工的高度关注。在经济体制
期刊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获取必需物质的基础,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优产的有效手段。叶色突变体因其表型丰富且易于观察,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理想材料,对叶色突变体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有望进一步揭示光合作用机制,为培育高光效水稻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粳稻品种春江06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斑马叶突变体zl7(zebra leaf 7),对该突变体
学位
汞、镉和铅是有害的重金属,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有害作用。然而,水稻应对汞、镉和铅胁迫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水稻耐汞、镉和铅胁迫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对培育耐汞、镉和铅胁迫相关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调控方式。作为一种蛋白磷酸酶,PP2C在植物应对逆境的抗性和耐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水稻PP2C基因在耐汞、镉和铅胁迫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本
学位
种间联结指在同一空间分布上不同物种彼此间的相互关联性,通常作为群落分类的一种依据,是探讨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及评判标准,对理解群落中物种共存、种群分布及动态演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上世纪以来,种间联结的分析方法经过多次补充和完善,已经广泛运用于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多个领域。但是目前种间联结的测定往往只是对群落间物种相互关系的外在描述,得到的只是群落动态演替的现状或植物间竞争的结
学位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K)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叶片衰老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拟南芥细胞分裂素转运蛋白AtABCG14参与CK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主要负责将根部合成的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t Z)类CK通过木质部向地上组织运输,并参与地上组织CK的卸载和再分配。然而,AtABCG14转运CK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
学位
系统共生表示的是一种生态进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宿主相关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相似性能够反映宿主的系统发育关系。然而,这一模式并不一定持续存在,宿主特征、生活方式、环境条件等都可能影响系统共生的出现。目前已有许多科研人员在较广的生物分类范围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包括哺乳动物、植物根系、水生物种等,然而对于两栖动物系统共生的研究很有限。确定是否存在系统共生对于其机制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微生物群落研究是系统共
学位
类病斑是指植物在没有明显的逆境、机械损伤或病原体侵害时产生的坏死斑,与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HR)产生的坏死斑非常相似。类病斑突变体是一类研究防御反应机制、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理想材料。此外,水稻叶片衰老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众多因素参与调控水稻的类病斑和叶片衰老,包括温度、光照等外部
学位
大豆异黄酮具有较高的营养学价值,在饲料及食品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其所含的异黄酮糖苷难以被动物体消化吸收。本课题从β-葡萄糖苷酶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入手,运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液体菌种培育等方法探究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CCC 32589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条件优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土鸡养殖中,研究日粮中添加β-葡萄糖苷酶对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