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大众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种现象,反映了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艺术开始摆脱为小部分人服务的狭小格局,走向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推动这种趋势的,不但是文艺自身嬗变的结果,更有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晚清以降的民族危机首先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强烈反响,封建制度的自我拯救无法奏效,古老的传统也似乎失效,“西学东渐”让国人看到外面的世界,从精神层面开始的国民改造被提上日程。文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加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中,大众化成为必然的方向。晚清梁启超等推动的“文变”成为文艺变革的先声,也为文艺走近普通民众打开了一扇大门。新文化运动尤其是随后的“五四”运动让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思想变革的重要意义,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也拉开大幕,启蒙民众的价值取向,对大众问题的关注从一开始就暗含着大众化的道路选择,在经历了国家危局的进一步深化,30年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开始了大众化的具体尝试,其中理论贡献远大于实践。抗日战争爆发后,文艺大众化成为一种共识,文艺工作者以自己的创作主动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这时文艺工作和政治斗争已经紧紧捆绑在一起,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或者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虽然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受到伤害,但也因此真正走到大众中间,其经验和遗憾我们只有以历史的眼光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一点在解放区尤其是延安的文艺活动中表现的明显。文章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希冀对这并不新鲜的话题有更新的认识,引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