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对完全倒装句做过系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以描述性的方式规定了完全倒装句的适用范围,并总结了大量的语法细则来规范倒装句。然而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被用于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人们不再拘泥于研究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是将对语言认知机制的研究作为重点。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完全倒装句,以揭示完全倒装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图形-背景理论就能够生动地呈现完全倒装句的认知过程,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完全倒装句的本质特征。图形-背景理论认为完全倒装句是这样一种机制:说话者把认知结构“图形-背景”转化为“背景-图形”。这一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就是说话者将常式句“主语(图形)— 谓词—补语(背景)” 转化为有标记句式“补语(背景)— 谓词 — 主语(图形)”。说话者这一主观变化可引起听者对有标记图形的注意。依据图形-背景理论,倒装句中的前置成分是背景,后置的成分是图形。通过这样一种线性结构,倒装句首先引起听者对背景的注意,从而让听者通过语篇的上文建立起一个认知参照点,当图形最终出现时,该图形就被听者置于焦点位置。背景-图形作为一种认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释完全倒装句的形成原因及其特性。倒装句实质就是这一认知模型的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完全倒装句归纳总结为三大类:LOC BE,PATH Vm和 NSPAT BE。本文还归纳了倒装结构的四个结构特征,即极性限制,及物性限制,内嵌限制和情态限制;倒装结构的这些特征正是“背景-图形”模型应用所产生的自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