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单株植物树冠的减噪特性,对其减噪能力进行整体测定与频谱分析;通过类比噪声污染控制工程中各类减噪材料、结构的声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级、多维度量化单株植物树冠的生物学结构特征;分析单株植物树冠减噪特性与其生物学结构特征的相关性,分别找出影响树冠减噪特性的生物学结构特征,并据此制定筛选和评价减噪植物的指标。选择元宝枫、金叶复叶槭、白蜡、臭椿、紫叶李、国槐、银杏、侧柏、油松、华山松10种植物进行实验。(1)10种供试植物完整树冠的减噪能力分别为:元宝枫每米4.28%,臭椿每米3.15%,银杏每米2.87%,国槐每米2.51%,侧柏每米2.37%,金叶复叶槭每米2.21%,油松每米1.57%,紫叶李每米1.48%,白蜡每米1.29%,华山松每米1.13%,其中7种阔叶树的树冠减噪能力整体比3种针叶树高约40%。(2)同种植物对不同频段率的噪声衰减能力不同,不同种类植物对同一频率的减噪效果也不同,植物树冠的减噪能力均随着噪声频率的升高而增强。在低频段,植物树冠的减噪能力没有由树种的不同造成的显著差异;针叶树对低频噪声的衰减效果比阔叶树更强:对低频段噪声衰减效果较好的树种是油松、华山松和白蜡。在中低频段,树种的不同对植物树冠的减噪能力造成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部分植物都在这个频段内出现了减噪峰值和谷值;对中低频段噪声衰减效果较好的树种是侧柏、国槐和臭椿。在中高频段,树种的不同对植物树冠的减噪能力造成了极显著差异,大部分树种在这一频段内减噪能力并未随频率出现明显波动;对中高频段噪声衰减效果较好的树种是侧柏、金叶复叶槭和臭椿。在高频段,植物树冠的减噪能力都随着噪声频率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树种的不同对植物树冠的减噪能力造成了极显著差异,针叶树对高频噪声的衰减效果比阔叶树弱,且华山松<油松<侧柏的关系十分明显;对高频段噪声衰减效果较好的树种是元宝枫、臭椿和银杏。(3)国槐、金叶复叶槭、侧柏、油松、华山松6种植物完整树冠的减噪峰值频率明显比谷值频率高,元宝枫、臭椿和银杏树冠的减噪峰值和谷值的噪声频率无显著差异;而紫叶李和白蜡则是减噪谷值频率明显比峰值频率高。(4)7种阔叶植物的树冠减噪能力与其树冠孔隙率不同维度的量化值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很高的相关性。其中银杏、金叶复叶槭树冠的减噪能力受到三个维度树冠孔隙率的影响很大;元宝枫、臭椿、紫叶李的树冠减噪能力受到树冠一维、二维孔隙率的影响最大,同时叶结构特征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白蜡、国槐的树冠减噪能力受到三维树冠孔隙率的影响最高,但前者同时也受到叶结构的显著影响,后者则更显著地被枝结构所影响。(5)与10种供试植物的树冠减噪敏感频段最相关的生物学结构特征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与臭椿、元宝枫、国槐最相关的是树冠孔隙总长度;与白蜡、金叶复叶槭最相关的是叶结构,与紫叶李、银杏最相关的是叶结构和枝结构,与侧柏、油松最相关的是枝径,与华山松最相关的是冠幅,这与噪声声波在植物树冠中传播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