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针对福建省以往金矿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福建省金矿成矿特征和成矿预测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中,以国内外最新的金矿成矿理论和预测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采用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宏观地质观察和微观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认真收集和消化吸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福建省金矿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并对福建省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为研究金矿的控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采用以容矿岩系为主体兼顾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的分类原则,把福建省金矿划分为变质岩型、火山岩型、沉积碎屑岩型和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四类。系统总结了福建省各类型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建立了双旗山金矿和紫金山铜金矿等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提出了变质岩型金矿和火山岩型金矿是福建省金矿找矿的主攻类型,卡林型金矿和穆龙套式金矿为潜在找矿类型。根据福建省金矿成矿机理和成矿特征把省内主要金矿划归前泥盆纪区域变质—后生热液叠加改造金矿成矿系统和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金矿成矿系统。详细研究了福建省金矿的金矿的控矿因素,提出省内金矿的形成是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包括火山作用)的综合结果。金矿空间分布受一定的区域深部构造单元所制约,前寒武系富含炭质的火山复理石建造是福建省金矿的主要矿源岩,金的富集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总结了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采用同位素测年和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福建省金矿的成矿年代。提出福建省内自晚太古代至第四纪的各个地质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均有金的富集作用,但不同阶段所形成的金富集规模及特征明显有别,燕山期为福建省金矿最重要的成矿期。系统总结了省内变质岩型金矿、火山岩型金矿和侵入岩型金矿的找矿标志。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地、物、化、遥等资料进行金矿成矿远景区划,共圈出Ⅳ级成矿远景区9个,Ⅴ级成矿远景区17个。对省内四处重要的金矿Ⅳ级成矿远景区(建宁—泰宁、尤溪—德化—永泰、政和—建瓯、建阳长坪—大金山)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索,对Ⅴ级成矿远景区进行分类,并概述了各成矿远景区的特征和找矿主攻类型。选择尤溪—德化—永泰、政和、泰宁和上杭四处成矿远景较佳、资料水平较高的成矿远景区(总面积2516Km~2),利用特征分析和信息量法进行找矿靶区优选,建立了变质岩型金矿和火山岩型金矿的预测模型,优选出有利成矿单元86处。对上杭、泰宁、政和、德化—尤溪—永泰和建阳Ⅴ级成矿远景区的金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为省内下一步金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