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就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的提出和运用,为我们重新思考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直以来,传统的翻译研究要么以原作为中心,以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将译文视为对原作的复制和再现;要么以译语接受者为中心,以消除文化隔阂和将译文本土化为主要目的。忠实和通顺成为中西翻译界毋庸置疑的原则和标准。然而,纵观中西翻译史,尤其是文学翻译史,“不忠实”的翻译比比皆是。许多杰出的大翻译家有许多“不忠实”的神来之笔,就连忠实派的译者也有故意“不忠实”的时候。同时,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更为科学与辨证,与翻译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在这种情况下,被译界视为圭臬的绝对忠实与通顺受到质疑。原因在于,语言层面上的绝对忠实与通顺往往导致对原文本质上的叛逆。 本文以质疑绝对忠实与通顺为逻辑起点,借助“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对翻译中违反忠实与通顺标准却取得成功的翻译现象进行分析。“创造性叛逆”更多地出现在文学翻译中,是在承认翻译局限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即对原文语言层面上的绝对客观与忠实,常常导致译文与原文貌合神离甚至貌离神散,并根据对翻译过程中固有局限的客观分析,提出给译者一定活动空间的翻译策略。这里的“创造性”是指以原文本为范本的二度创作;“叛逆性”是指在表达上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突破原文本或译语文化以及语言上的束缚而允许做出的变通性突破,从而产生更为贴切、成功的译作。 同时,以“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定义、特征、种类等为基点,本文进而分析其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影响其可行性的几个因素,即译者对自己身份的重新审视和确认、翻译研究中出现的文化转向和接受者的能动参与等因素。译者主体性的觉醒与确立为“创造性叛逆”的可行性提供了可能和前提,因为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及翻译本身的局限性,译者很难做到完全忠实于原作,需要不断地进行决策与变通;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存在、传达与再现一直是译者感到棘手的问题,而“创造性叛逆”的运用更有利于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译语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接受能力与能动参与也是运用“创造性叛逆”不可忽视的环节。同一作品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译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运用。 此外,以朱生豪先生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和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为例,本文进一步指出“创造性叛逆”的特殊研究价值:“创造性叛逆”质疑长期被奉为金科玉律的翻译标准,为重新审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变通的策略,此其一;它的运用涉及的不仅仅是译者应该做什么,而更多的是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创造性叛逆”进行分析,承认译者的再创造价值和主体性意识,对译者所从事的文学翻译和译作的文学价值予以肯定,此其二;成功的“创造性叛逆”打破了要么以译语为中心要么以原文为中心,或者要么直译要么意译之间的简单划分。“创造性叛逆”不是抽象的概念,与实践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其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在充分肯定“创造性叛逆”在翻译中的必然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特别指出其局限性。创造性和叛逆性的度不是任意的,涉及到许多因素。对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译者应采取辨证的态度,正确对待其客观存在,认之,用之,慎之,扬长避短,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对翻译活动的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文体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体特征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随着相关学科与文体研究的结合,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文本和语境的关系,把文体分析置于更大
张思德生于1915年,是四川省仪陇县人。1933年10月,张思德参加了红军,在部队入了团、入了党,担任过通信班长、中央军委警卫员、农场副队长等职务。张思德常说:“革命队伍里的
古代罗马具有优秀的工艺美术传统。在众多的工艺美术类型中,古代罗马人创造了辉煌璀璨的玻璃工艺,其制作工艺的重大突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品种使玻璃成为与金属并列的
通过对市政工程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让大家对市政工程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分析市政工程项目成本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最后再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研究市政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控
本文在异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古诗词中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在翻译古诗词时,对其中的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各种文化因素应尽可能以异化翻译为主。如今大多数翻译理论家
期刊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进入了空前高涨的时期。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习者在经过了十几年漫长的英语学习后,他们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在我国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中各种问题与弊端也层出不穷,因此,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对当
英国诗人罗伯特·白朗宁(1812-1889)的长诗《环与书》(1868-1869)是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长诗之一。这首诗详尽地叙述了十七世纪末发生在罗马的一桩谋杀案及其审讯过程,反映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