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并分析T2DM患者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the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与血清中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NLR)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组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50例T2DM患者,同期入院的5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超声检查,沿着下肢血管走形,扫查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记录下肢动脉斑块分布位置及斑块回声。测量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一个心动周期血流量(blood flow volume,BFV),收集患者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的IMT、PSV、BFV、血清学炎性指标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下肢动脉IMT与NLR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组T2DM患者管腔内膜光滑率低于对照组,管腔内膜不光滑有斑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肢超声检查显示研究组有45例患者发现斑块,研究组下肢动脉斑块分布部位由高到低分布依次为足背动脉43例(95.56%)、胫前动脉40例(88.89%)、胫后动脉38例(84.44%)、腘动脉32例(71.11%)、股动脉29例(64.44%),其中31例患者斑块存在于2个或以上下肢动脉中;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IMT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股总动脉、腘动脉PSV、BFV均大于对照组,足背动脉PSV大于对照组,BFV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血清中性粒细胞数大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数小于对照组,NLR大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IMT与NLR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0,0.515,0.538(P均<0.05)。 结论:超声在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它可通过评估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成、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来帮助临床医生掌握患者下肢血管形态及其血流动力学状态。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常累及膝关节以下的远端动脉,病变常为密集的细小针尖样强回声,多为双侧性、累及多个节段动脉。T2DM下肢动脉病变患者IMT增厚,NLR升高,二者关系密切,超声联合血清学NLR可以为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及评估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