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一直伴随着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我国也不例外。近二十年来,在政府“走出去”战略推动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长。CMC(2009)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有超过8500家企业在174个国家建立了近12000个国外子公司。UNCTAD(2009)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每年增长60%,2008年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下降20%的情况下,我国却翻了一番达到了52.2亿美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企业竞争空前激烈,技术要素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充分利用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资源,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的一种明智选择。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可以克服地理因素的影响,更好地利用东道国的技术资源,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并向母国反馈和传递,进而促进母国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研发要素资源也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增长模式和经验技术的应用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如何利用技术扩散的研究领域方面,受国际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启发,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上。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与存在性;另一个是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即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更进一步的的研究关注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生产力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双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处于技术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正逐渐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在国际上寻求先进技术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学者的研究得出了不少有意义的结论:同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一样,对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为目的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是可行的。学者们针对国家、产业和企业各个层次都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虽不完全相同,但都可以证明: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提高母国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有一定贡献的。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流向也有所变化,面向发达经济体的流量有上升趋势,根据这些变化,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结果肯定了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但由于数据的缺乏等原因,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投资主体、投资区位、投资方式和投资竞争力等问题上,而关于针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生产力的影响以及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成果如何,实证分析并不多。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前三章在总结梳理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我国投资发展概况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第四章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利用12个发达国家的数据,针对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贡献,但贡献程度不高,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是我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设立的子公司或研发机构的吸收能力与嵌入能力不足以及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等。最后在总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的建议,主要包括国家应该鼓励有实力的跨国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并为其提供各项支持,而企业自身更应该加强吸收能力与嵌入能力的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