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转向”之后,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才逐渐为译界所认可,随之译者主体性也进入了翻译研究的范畴。所谓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为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而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翻译研究由作者中心论转向译者中心论,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目光投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早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聚焦山东省高密县“蒜薹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农民和政府之间的冲突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体现了乡土文明。目前,对《天堂蒜薹之歌》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但对其英译本的研究和解读还不多见。因而,在译者主体性的理论支撑下,对葛浩文译本(2012)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内容,还可对本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输出做出一定的贡献。本研究旨在提升人们对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认识,进一步体现译者主体性在译本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本文借助译者主体性理论,通过宏观角度中对源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微观角度中的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撷取葛浩文所译《天堂蒜薹之歌》中的译例,分别对其进行解读。通过葛式翻译在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展现,得出以下结论:1)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在宏观角度中得以有效发挥。其中,对于源文本的选择,葛浩文予以高度重视,并遵循自己的选材准则;其次,他认为翻译目的不仅在于满足自身,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更重要的是要为目标语读者服务;最后,在翻译策略的选择方面,葛浩文偏向于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归化翻译,以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口味和习惯。而译者在宏观层面中所展现出的三个方面,也为译者主体性的微观呈现奠定了基础。2)其译者主体性同样体现在微观层面。通过采取归化翻译策略,葛浩文在对词语选择的切合度以及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都展现出了主体性,为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故事氛围的烘托提供了参考;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转化时的思维差异,译者通过调整语序,改变句中主语、句子连接方式和重铸句子等方式,在句子层面发挥了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了更加本土化的译本,以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而在篇章层面上,葛浩文通过自身的解读以及对西方阅读习惯的了解,以转变篇章类型,删去冗繁节段的方式,同样让译者主体性得到了展现的空间。3)译者主体性的宏观角度为微观角度的呈现提供了准备和基础,而微观角度的展示同样为宏观角度的发挥予以支撑。因此,译者主体性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的体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研究充分证实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提倡学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多可为方法和宝贵经验。本研究在重申译者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做出补充,为其建立完整理论架构提供思考和方向;二是通过分析其它译本中翻译方法策略后,译者亦可从中获取新的方法和灵感,并使其对自身责任和使命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三是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学艺术价值的海外传播,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输出。
其他文献
选择900只35日龄伊拉仔兔,随机分为2组,进行饲料配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6.98%(P【0.05),料重比显著下降7.75%(P【0.05),死亡率显著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极
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就从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加强高中生的数学
近年来,农民政治参与活动日益增加,但诸如暴力上访、围攻基层政府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方式也时有发生。农民为何要采取极端非制度政治参与形式?是什么阻碍了他们有序政治参与的
服务业的发展对一、二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舟山市服务业的发展虽然较“十五”期间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仍存在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比较分散的不足。今后发展的思路应
文章针对我国用电监督管理的现状,提出解决现状面临的难题应该处理好的三种关系。从合理制定供电方案、定期检测用电设备、做好预防性检测试验等方面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