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相对于读写能力较差,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学生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耗费巨大精力和时间,听力能力的提高却收效甚微。本研究旨在从语音层面,探讨中国大学生听力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旨在探究:(1)中国大学生对不同音对的感知能力,影响音对感知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音对感知带来何种影响;(2)不同方言背景是否影响英语语音感知,若有,这些影响是怎样的,以及为什么出现这种影响。 在第一个实验中,探讨了第二语言(英语)熟练度、对比类型和词汇难度三个因素对中国大学生感知英语语音对的影响。实验设计是3×2×X(X为音对类型)被试内实验设计。本实验的被试为西安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共92名,母语为普通话,按照英语听力能力分为三组:高水平组,中等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实验材料选用RP(Received Pronunciation)英语单词对为音对承载词,承载词按照词汇难度分为难词和易词,共选用284对单词。音对类型包括:元辅维度(元音和辅音),单双维度(单元音和双元音),前后维度(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高低维度(高元音和低元音),发音方式维度(闭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流音,滑音),发音位置维度(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齿龈音,硬颚音,软颚音,喉音),清浊维度(清辅音和浊辅音)。本实验利用E-prime编程,采集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ms)。采用SPSS16.0分析数据。对听辨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第二语言熟练度、音对类型和词汇难度都对音辨造成了影响,具体表现为:(1)英语熟练度越高音辨成绩越好。(2)元辅维度,元音听辨更好;单双维度,双元音听辨更好;前后维度,中元音听辨最好;高低维度,高元音比低元音听辨更好;发音方式维度,闭塞音听辨好于擦音、塞擦音、鼻音,滑音好于鼻音;发音位置维度,双唇音听辨好于齿间音;清浊维度,清辅音听辨好于浊辅音。(3)词汇难度越大音辨成绩越差。因此,大学生应当加强单元音的学习,尤其是前元音、后元音和低元音,特别是汉语缺少音的学习;还要加强辅音的学习,尤其是擦音、塞擦音、鼻音、齿间音和浊辅音的学习,注意区分相同类型音之间的区别。同时,增加单词词汇量,也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实验二主要探讨了方言背景(晋语和粤语)对听辨的影响。实验采用西安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选择25名晋语者和25名粤语者为被试对象。实验材料为实验一中使用的材料,利用的实验编程与实验一也相同,同样采用SPSS16.0分析数据。在上述21个维度上对听辨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在后元音、辅音、双唇音维度上,晋语者听辨能力高于粤语者;在齿间音维度上,晋语者听辨能力低于粤语者。晋语者和粤语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因此,晋语者应加强齿间音和鼻音的学习,注意区分音之间的差别;粤语者应加强后元音、辅音、双唇音的学习,尤其是/u://?:/和/b//m/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