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探讨现代医家治疗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出血副反应的中医处方规律及宫宁颗粒调控模型大鼠子宫VSMC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1.中医处方规律的研究:运用中医文献学收集200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医学期刊发表的关于IUD出血副反应的中医处方用药,建立治疗IUD出血副反应的常用药物数据库,运用统计学的方法,系统的分析现代医家对IUD出血副反应治疗的处方用药规律。2.动物实验研究:采用无创法(经阴道—宫颈置入IUD)和开腹法(经腹腔—子宫置入IUD),建立IUD避孕大鼠模型,观察大鼠IUD放环成功率、脱落率和避孕率,收集大鼠腹腔冲洗液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对两种造模法进行综合评价;将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宫宁颗粒组、消炎痛组、无创模型组、无创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采用无创法建立IUD模型大鼠,并进行药物干预,检测大鼠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p53及c-Myc蛋白表达,明确宫宁颗粒对子宫VSMC凋亡机制的调控作用,探讨其防治IUD出血副反应的作用机理。结果:1.处方规律研究:中药出现总频次为512味次,其中补虚药占37.69%,居于首位;其次是清热药占16.60%;止血药占15.82%;活血化瘀药占13.08%;其它药物占16.81%。经统计学析方原则得出治疗IUD出血副反应常用处方方药组成为:黄芪、益母草、当归、生地、蒲黄、茜草、香附、牡丹皮、三七、川芎、地榆。2.动物实验研究:无创模型组及开腹模型组大鼠IUD放环成功率及避孕率均为100%,脱落率无创模型组为10%,开腹模型组为20%,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P=1.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无创模型组的腹腔冲洗液TNF-α明显低于开腹模型组,两者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无创模型组大鼠子宫VSMC的p53及c-Myc蛋白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宫宁颗粒组与消炎痛组的p53及c-Myc蛋白表达均较无创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宫宁颗粒组p53及c-Myc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消炎痛组,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现代中医治疗IUD出血副反应的高频中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常见处方用药为黄芪、益母草、当归、生地、蒲黄、茜草、香附、牡丹皮、三七、川芎、地榆。2.采用无创法建立的IUD避孕大鼠模型IUD的放环成功率、脱落率及避孕率等同于开腹法,同时无创法大鼠模型的建立所引起的炎性损伤及腹膜粘连程度明显小于开腹法,更符合临床置环特点,是IUD造模的理想方法。3.IUD模型大鼠存在子宫VSMC凋亡机制的异常,提示细胞凋亡是IUD出血副反应的发病机理之一。宫宁颗粒通过调控p53及c-Myc基因对子宫VSMC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宫宁颗粒可以通过减少子宫VSMC的凋亡降低血管的损害,起到保护子宫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IUD出血副反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