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T1通过糖酵解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o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中主要的病理类型。HCC以恶性程度高和病死率较高为主要特点,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5%。有氧糖酵解是恶性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特征之一,表现为即使在有氧条件下,肝癌细胞更倾向于采用糖酵解的方式供能。靶向糖酵解途径是肿瘤治疗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调控糖酵解限速酶活性抑制肿瘤生长。PP2A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其催化亚基C亚基(PP2Ac)受甲基化修饰调控。LCMT1是唯一的PP2A甲基转移酶,在调节PP2A全酶的组装和活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本课题组前期的体内和体外研究中发现,LCMT1可以调控正常肝细胞糖代谢过程,但其在肿瘤细胞糖代谢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LCMT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糖酵解途径的影响,为寻找新的HCC治疗靶点提供线索。方法:1.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6月某院HCC患者术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LCMT1表达水平。2.利用GEO数据库获取多组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CMT1表达水平的RNA-seq数据,并对数据集进行Mate分析,分析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CMT1的表达水平。3.利用Bio Portal肿瘤数据库在线分析网站获取HCC患者肿瘤组织中LCMT1表达水平数据及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根据LCMT1表达水平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之间患者的确诊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级等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探究LCMT1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4.采用脂质体法转染技术在Hep G2和Huh7细胞系中构建沉默LCMT1的细胞模型,在Hep3B细胞中构建高表达LCMT1细胞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阴性对照检测转染效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CMT1蛋白表达,确定细胞模型是否构建成功。5.利用上述构建的沉默和高表达LCMT1的细胞模型,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Ed U增殖检测试剂盒、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CMT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平面划痕实验检测LCMT1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6.利用上述构建的沉默和高表达LCMT1的细胞模型,采用葡萄糖检测试剂盒、乳酸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沉默和高表达LCMT1对肝癌细胞糖酵解水平的影响;qPCR检测糖酵解过程关键调控基因GLUT1、HK2、PFK2和MCT4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7.获取TCGA数据库中HCC患者肿瘤组织中LCMT1和糖酵解调控基因GLUT1、HK2、PFK2、PKM、LDH和MCT4表达的信息,对HCC患者肿瘤组织中LCMT1与糖酵解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蛋白免疫印迹和q-PCR结果显示HCC患者癌组织中LCMT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2.Meta分析结果显示GEO数据库中HCC患者癌组织中LCMT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且不存在发表偏倚。3.分析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LCMT1的表达水平在是否为亚洲人种、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家族史中存在差异,其中LCMT1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即LCMT1表达水平越高,肿瘤组织学分级越差、肿瘤越大,但其他临床特征如诊断年龄、性别、饮酒、HBV感染、T分期、血管侵犯无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CMT1高表达的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较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CCK8、Ed U增殖检测试剂盒和q-PCR结果显示,沉默LCMT1抑制Hep G2和Huh7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MKI67 m RNA水平的表达;高表达LCMT1提高Hep3B细胞增殖能力,上调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MKI67 m RNA的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沉默LCMT1降低Hep G2和Huh7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平面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沉默LCMT1不影响Huh7细胞的迁移能力。5.葡萄糖含量检测、乳酸含量检测试剂盒、LDH活性、PK活性检测试剂盒和q-PCR结果显示,沉默LCMT1降低Hep G2和Huh7细胞对葡糖糖的利用,降低乳酸的生成,抑制PK和LDH的活性,并降低糖酵解调控基因GLUT1、HK2、PFK2和MCT4 m RNA水平的表达;高表达LCMT1增强Hep3B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和乳酸的生成的能力,增加PK和LDH的活性,并上调糖酵解调控基因GLUT1、HK2、PFK2和MCT4 m RNA水平的表达。6.TCGA数据库中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LCMT1表达与糖酵解相关调控基因GLUT1、HK2、PFK2、PK、LDH和MCT4 m RNA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1.在HCC组织中LCMT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高表达LCMT1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2.LCMT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3.LCMT1调控肝癌细胞糖酵解。
其他文献
背景癫痫是一种常见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我国第二大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脑内多个神经元反复高度同步性异常放电所引起,具有突发突止、节律性发作、进行性加重、破坏性功能失调等特点。目前,我国约有900多万的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病例高达65万~70万例,但由于绝大多数针对癫痫的治疗手段只停留在控制癫痫发作、缓解发作症状等层面,常常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无法广泛有效应用等问题,其中30%左右的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
学位
目的肝癌世界上常见的六种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中国是世界上肝癌患者最多的国家,给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肝癌隐匿性起病,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并且治疗方案选择有限,患者预后差。因此,寻找与肝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GOT2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1)在ICGC数据库中下载LIRI-JP数据集,进一步验证GOT
学位
目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泌尿系统肿瘤第二位,极易复发且预后较差。本研究纳入12位膀胱癌患者,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膀胱癌B细胞的异质性并初步探讨三级淋巴结构(TLS)的形成机制,为膀胱癌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1)制备单细胞悬液,利用10x Genomics单细胞测序平台进行文库制备,然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来自26份样本的单细胞转录组表达谱;定义出膀胱癌单细胞测序数据中B细胞类群,依据样本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其影响,之前以人力实地勘测为主的地质调查工作,因高科技的引入和应用,逐渐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其中效果最为突出的就是遥感设备的使用。遥感技术不仅可以更加准确的反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还可以与其他先进技术融合发挥作用,既节省了地质调查工作的人力和物力,也提升了工作效率。随着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不断应用,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探测方式,能够针对调查区域的
期刊
<正>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小先生"制为当时中国普及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当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小先生制"仍然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所推崇,并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我们也可以推而广之,把这一制度运用到班干部队伍建设当中,让优秀的、成熟的班干部队伍带动还比较稚嫩的班干部队伍,在"小先生"的示范引领下,潜移默化
期刊
目的了解广西毛南族群体体成分和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三种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探讨不同性别之间体成分与血压、血脂、尿酸的差异和年龄变化特征,探索毛南族群体体成分与血压、血脂、尿酸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广西毛南族基层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努力的方向。方法在广西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聚居的村寨收集20岁以上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其调查问卷内容,收集包括民族、年龄、既往史、服药
学位
目的观察MAGE-D4对不同p53状态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MAGE-D4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否与p53相关,为胶质瘤辅助诊断或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构建不同p53状态的胶质瘤细胞模型构建野生型(LV5-p53Wt)和突变型(LV5-p53Mt248和LV5-p53Mt175)p53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分别稳定转染p53缺失型(p53-/-)胶质瘤细胞株SF1
学位
目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两侧肾脏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过滤的滤液量,是慢性肾病的诊断指标。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疾病密切相关,而慢性肾病常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在以往的研究中,血脂与GFR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是否为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也不一致。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横断面研究系统地分析血脂、血脂比值与GFR之间的关联,再通过两样本
学位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我国的患病率已经超过30%,且该疾病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面对我国不断升高的NAFLD患病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主要的公共卫生手段。慢性炎症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常见的炎症指标可能是NAFLD的良好预测因子。本研究第一部分以大样本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成组病
学位
目的:本研究采用单一插补和多重填补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在多种模拟情形下分别对纵向连续型变量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并比较多种模拟情形下不同填补方法的填补效果,以期为纵向连续型变量缺失数据的填补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分为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两个部分。模拟研究对两种缺失机制MAR和MNAR进行模拟。在每一种机制的模拟过程中,分别根据个体观测间相关性的大小、样本量的大小和不同的缺失比例的组合来模拟不同的情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