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改变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方式。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思想指导下,政府只保留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而将国有资产经营权委托给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经营,以实现政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然而,现实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表明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陷入了困境。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失控的危害性,造成的政治后果不容忽视。
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地存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组织中,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进行了分析。困境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一是政府在委托代理客观关系下的角色把握不到位;二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与政府正积极展开利益博弈,而政府方面略显被动;三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为掩饰代理人问题采取了合谋策略,造成政府管理困境。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相关对策。这些对策从四个维度考虑:即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自上而下的权力控制、由内而外的平行监督以及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制度等。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又要重视改革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需要政府表现出管理智慧和信心与决心。
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地存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组织中,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进行了分析。困境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一是政府在委托代理客观关系下的角色把握不到位;二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与政府正积极展开利益博弈,而政府方面略显被动;三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为掩饰代理人问题采取了合谋策略,造成政府管理困境。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相关对策。这些对策从四个维度考虑:即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自上而下的权力控制、由内而外的平行监督以及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制度等。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又要重视改革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需要政府表现出管理智慧和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