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金诺芬调控铁代谢稳态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氧化呼吸链等重要生命物质的合成。铁稳态代谢调控对维持机体健康十分重要。铁缺乏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而铁的蓄积会导致细胞死亡、组织损伤,甚至引发疾病,如遗传性血色病、地中海贫血等。铁调素是由肝脏分泌,具有调控机体铁代谢作用的核心激素,可以通过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铁外排转运蛋白降解来抑制机体铁吸收和铁循环,维持机体的铁稳态平衡。
  铁稳态失衡,尤其是铁过载,会导致一系列重大慢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但目前临床上铁过载治疗手段极为有限。近年来,筛选合成靶向调控铁调素的小分子化合物是铁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热点。但是新化合物开发的成本高、成药过程复杂而漫长、临床试验不确定性大,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临床上正在使用的“老药”上,探索这些“老药”新的治疗作用。实验团队针对“640种已被FDA批准可用于临床的小分子药物”进行靶向铁调素的功能筛查,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目的:
  1对“640种已被FDA批准可用于临床的小分子药物”进行初筛,发现新的调节铁调素的小分子化合物(金诺芬)。
  2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究候选小分子化合物(金诺芬)对铁调素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进一步丰富铁代谢稳态调控网络。
  3探索候选小分子化合物(金诺芬)对铁过载(血色病)小鼠模型机体铁蓄积的改善作用,为治疗铁蓄积相关疾病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方法:
  1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分别用6孔板、24孔板、96孔板培养Huh7细胞,加入药物处理后,直接检测细胞活性或是提取细胞RNA、蛋白进行检测。在HEK293T细胞中用Lip2000转染质粒HAMP-promoter2.7kb-pGL3和内参Renilla,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金诺芬对HAMP基因启动子的活性。
  2C57BL/6小鼠(8周龄,包括雌雄)给予急性注射,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注射金诺芬5mg/kg,然后分别在注射后的0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对相应组别的小鼠处理、采集组织样品。8周龄Hf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雌雄分别分组,每组10只,共40只小鼠。实验组给予5mg/kg金诺芬,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溶剂)。采取腹腔注射的方式,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6周后处理小鼠、取组织样品。
  3用Trizol法提取细胞及组织的RNA,反转录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用RIPA裂解液裂解细胞及组织,提取细胞及组织总蛋白,BCA法检测蛋白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4使用Pointe Scientific的Iron/TIBC Reagent Set试剂盒测量血清铁的相关指标。用LEGEND MAX?Mouse IL-6ELISA Kit with Pre-coated Plates试剂盒检测血清IL-6水平。分别用订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谷丙转氨酶(ALT/GPT)测试盒(微板法)、谷草转氨酶(AST/GOT)测试盒(微板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肝脏组织铁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十二指肠组织铁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
  5所有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在小分子药物库初筛实验中,发现金诺芬具有明显上调Huh7细胞的HAMP1表达水平的作用,综合其临床应用情况,推测金诺芬是潜在的铁调素激动剂。
  2通过进一步的细胞实验,发现金诺芬对于铁调素的调控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通过基因及蛋白检测,发现在合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下,金诺芬能够显著上调铁调素的表达,信号传导通过BMP/SMAD通路及JAK/STAT通路。
  3通过对C57BL/6小鼠体内的急性实验,发现金诺芬对体内铁调素的表达也有上调作用。金诺芬通过NF-κB通路上调体内的IL-6水平,继而增强STAT3的磷酸化,激活铁调素的表达。
  4对血色病模型小鼠(Hfe-/-小鼠)进行6周持续腹腔注射金诺芬后,发现Hfe-/-雄性小鼠体内铁调素上升,机体铁水平下降,而Hfe-/-雌性小鼠体内的铁调素及机体铁水平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后续的实验结果提示,雌激素可以抑制金诺芬调控铁调素的作用。同时,通过检测小鼠的肝脏功能及体重变化,发现金诺芬6周的持续注射没有引起小鼠脏器的损伤。
  结论:
  1通过对“640种已被FDA批准可用于临床的小分子药物”的药物筛选,发现金诺芬是潜在的铁调素激动剂。
  2阐明金诺芬通过激活NF-κB-IL-6-JAK/STAT信号通路上调铁调素表达的分子机制。
  3金诺芬通过上调铁调素显著减轻Hfe-/-雄性小鼠的铁蓄积,有望应用于铁过载疾病的降铁治疗。
其他文献
在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应用愈加广泛,作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作业批改存在着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这种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占据了老师宝贵的时间。本文设计一种作业批改视觉系统,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改变老师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实现自动批改数学算式作业的任务。本系统可以协助老师和家长完成繁重和重复的作业批改和检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作业批改的设计要求,主要对字符识别技术进行
在目前的教室讲台语音系统中,存在无法实现有效地降低噪音和定向语音增强等问题。在麦克风阵列系统中,可利用阵列信号处理的相关知识,采集语音信号的空间信息,实现语音定位和对期望方向的语音信号进行增强。  本论文针对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教室讲台语音增强系统进行研究,并在语音定位和语音增强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教室讲台语音增强系统。本文的工作要点如下:  (1)研究了广义互相关法(GCC)在教
煤岩声发射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煤矿动力灾害前兆信息,通过对其进行检测与定位研究,可实现煤矿井下动力灾害预警,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煤矿井下强机械噪声的干扰,导致煤岩声发射信号发生畸变甚至淹没在噪声中,严重影响了信号检测与声源定位。  以该问题为背景,本文对强机械噪声干扰下煤岩声发射信号检测与声源定位算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强机械噪声环境下煤岩
学位
报警系统对现代工业的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工业中的报警系统普遍存在着干扰报警过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报警系统的性能。现代工业报警系统经常采用报警死区减少干扰报警的数量。但是,报警死区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两个尚未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判断某个信号是否适合使用报警死区?如何设计最优报警死区宽度?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初步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从而针对合适的信号,使用相应的报警死区,减少干
学位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耐高温、硬度大、耐化学试剂、尺寸稳定性好等,广泛应用于防护涂料、胶粘剂、浇铸材料、增强塑料等领域。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而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树脂体系以及与固化过程有关的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固化程度等因素。所以,为了开发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必须对热固性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有效监测,研究树脂体系和固化工艺对树脂固化过程和
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固相合成反应合成新型的[AMM′Q]型多元金属硒化物.经EDS表征,合成了十九个新的[AMM′Q]型多元金属硒化物.测定了KGeSe和KCuInSe的晶体结构.通过测定KGeSe,KCuInSe的反射光谱,探讨了这两种晶体的光吸收特性.探讨了固相合成反应的规律.
学位
该文使用截流法和流动法着重考察了O和CS、COS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的反应.无光照条件下CS和O的反应对于组分CS和O分别表观为一次,-d[O]/dt=k[CS][O].无光照条件下COS和O的反应也有-d[O]/dt=k[COS][O],但是相对于CS和O的反应而言,COS和O的反应非常缓慢.在红外光谱中读出CS和O的反应,在CS和O不同的浓度比例时,产物是不同的.当[O]]时,O和CS的反应产
学位
该论文首次报道了碳化钨负载的SO/ZrO(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WC/PSZ),并研究了该催化剂上的正戊烷反应情况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各种因素,与载Pt的SO/ZrO催化剂相比显示出更佳的催化性能,应用BET、XRD、XPS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得到以下结论:1.常温下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正戊烷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作用,主要产物分别为异戊烷和异丁烷.2.高温条件下,PSZ
学位
大气环境是一个巨大、复杂、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PM10指空气动力学直径DP≤10μm的气体或固体颗粒物。几乎所有的大气污染物都会成为PM10污染的组成部分。由于大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特殊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对人体产生的越来越明显的伤害,PM10的监测与治理在整个大气环境整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是,由于PM10在时间、空间与数量上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政府与企业如何选择有效的
学位
第一部分RIG-I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慢性化的关联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严重危害全人类的健康。根据感染持续的时间,HCV感染可被分为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指感染者不经任何治疗即可在感染6个月之内自行清除病毒,通常无明显症状。仅15%-45%的感染者可以自限清除HCV,其余60%-8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感染。固有免疫系统是识别病毒的第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