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gang8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探究学习、有效物理课堂的核心版块,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初中物理规律及其教学的本质内涵、主要特征和功能为基础,从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入手,从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入手,结合笔者十余年的初中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本文中,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笔者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研究现状,讲述物理规律教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及规律的性质特点。提出了关于初中物理规律的七大教学策略:  1、体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为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在体验(实验)中渗透思想、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物理规律。  2、强调规律的内涵和外延,从规律成立本身的条件、范围、关键词、以及概念和规律的关系上突破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的难点。  3、初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讨论策略,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进行思维的碰撞,修正理解中的错误,形成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  4、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把物理规律与生活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学生对物理规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5、初中物理规律复习课教学的网络化策略,以规律为中心,概念为节点的网络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6、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知识块专题研究策略,学习一个知识块后通过专题归类,以摩擦力为例,归纳摩擦力规律的共同特点和易错点。  7、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应用归纳法、演绎法、数理逻辑推理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物理规律习题时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案例研究为基本思路梳理了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七条策略,可为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落实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战后至今的美国大学课程政策顺应历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变化趋势,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大学课程政策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美国40年代末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的教育形态慕课随之兴起。慕课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推动着传统教育的发展、创新和变革。它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
2012年9月,成都东方闻道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市实验小学合作,成立成都实验小学东方闻道网校,启动了小学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模式。到目前为止已有118所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加入了
大量研究表明,特质焦虑者对威胁性信息存在注意偏向。以往对该问题的研究多采用行为学方法,有研究发现注意偏向可能存在时间进程的特点,行为方法很难深入探讨该问题,需借助恰当的
学校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塑造着学校自身的文化。然而当学校文化与学生文化相冲突时,学生反学校文化现象就会产生。高中生作为直面高考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