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1954-)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短篇小说家、散文家,是首批获得成功的美国墨西哥裔作家之一,著有诗集《坏男孩》(1980)、《荡妇》(1994)和短篇小说集《喊女溪及其他》(1991)等。在20世纪后期美国知识界高度重视族裔问题的文化氛围里,希斯内罗丝凭借《芒果街上的小屋》(1984)一举成名,奠定了她在美国当代文学的地位。
随着墨西哥裔文学作品的崛起,墨西哥与美国的“边界”问题就不容忽视。在分析大量的墨西哥裔作家的小说及诗歌后,另一位墨西哥裔女作家的领军人物--格洛莉亚·安扎杜尔,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边界”一词。她认为,地理意义上的“边界“指的是美国西南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之间的界线。超越此界线,奇卡纳人(美国墨西哥裔女性)不得不面对心理边界、性别边界以及精神边界。在美国文化和墨西哥文化的碰撞中,奇卡纳不得不越过该线,打破性别边界、民族边界、阶级边界以及种族边界,挑战墨西哥裔妇女的陈旧形象,以此使全社会听到她们的心声。因此,奇卡纳作家创作的小说几乎都架起了一座座文化和性别的桥梁。奇卡纳人通过越界的方式来获得身份,在现代多重文化的世界里,意义深远。
由于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三篇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女喊溪的故事》以及《从不嫁给墨西哥人》故事都是在美墨边界的背景下发生的,本文认为该三篇小说很好的诠释了“越界”的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三篇小说中存在的“边界”问题,对比三个女主人公的越界方式和越界后的结局,探索作者希斯内罗丝对于奇卡纳妇女越界的尝试,归纳出奇卡纳妇女该如何正确地越过种族界线、父权制界线以及性别界线,最终实现奇卡纳妇女的身份与自我价值。
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越界”的定义及其理论发展,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第四章分别对希斯内罗丝三篇小说中边界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她们各自越界的方式以及越界后各自的结局。第五章深入对比三篇小说中越界的发展阶段以及越界的成败,揭示出三篇小说的共同主题。同时,通过本论文对三个女主人公各自越界的细节的探究,对墨西哥裔美国文学并不了解的中国读者也将能聆听美国墨西哥裔劳动妇女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