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农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制约新时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发展生态经济,创建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使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发展新跨越;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结合本区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顺应绿色潮流,整合各方资源,探索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可节约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总结以前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群众全程参与、技术反复渗透、示范引导、全面推广、整合各类资源、运用有限资金、组装配套各类先进技术等措施,充分依托当地扶贫政策和项目支撑,以舍饲养殖为核心,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来组织实施,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生态经济模式。通过试验示范初步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即依托退耕还林(草)在山区形成的“种草—养畜—沼气—肥田”模式;依托集雨节灌工程在水川区形成的“塑料大棚—蔬菜+养畜—沼气”生态畜牧经济模式;依托草场围栏在南部自然草场区形成的“退牧还草—草场围栏—草地养鸡”的林草地放养鸡生态畜牧经济模式,走出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不同模式的生态畜牧经济都能使农民户均可增加经济收入5000元以上,人均12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上述模式是半干旱山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是较理想的发展模式;是高效益,低消耗,保生态,可持续的一种发展模式;生产的是质优的绿色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