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一直以来都充当着各国之间沟通的桥梁。然而,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互动交往时,误解与矛盾时常发生。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同其他国家进行交往互动已经成为各国人民关心的重要话题。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要学习它背后的文化。只有在了解自己的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基础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一直以来都充当着各国之间沟通的桥梁。然而,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互动交往时,误解与矛盾时常发生。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同其他国家进行交往互动已经成为各国人民关心的重要话题。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要学习它背后的文化。只有在了解自己的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互动。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开始越来越重视文化教学,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重点。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本研究基于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框架和Legutke等人的跨文化课堂教学活动框架,对湖南省某所县级中学的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及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试图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整体情况如何?2.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是如何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什么影响?本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采用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工具收集数据,教师样本为30名,学生样本为97名,对教师样本中5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观察了2名教师的英语课,最终研究结果如下:1.从整体上看,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在课堂中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跨文化交际教学。2.中学英语教师主要通过在课上实施多样化的文化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整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这些跨文化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学生目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处于低偏中水平,在跨文化学习的态度方面表现较好,但在跨文化交际技能和意识方面表现较差。针对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现状及其对高中生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以期待教师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实施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在2020年春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个学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随着疫情的防控向常态化转移,在线教学也呈现出大规模、长周期的趋势。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线学习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无论是把它们当作因为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局限而导致无法正常地开展线下学习的“替代品”,还是把它作为在新的学习环境下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手
词汇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运用的基础。附带习得作为学习者提高词汇量的重要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有关提高附带词汇习得效率的方法一直是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发现观看视频之后进行强化任务有助于附带词汇习得,但研究对象多为中学生和大学生,较少涉及到小学生。为此,本研究基于互动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注意假说,分析视听输
构式语法是自上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种语法理论,构式语法的核心思想是:每一个构式是形义配对体,语法由构式组成,并注重通过充分的语境实例来练习。众多国内外学者对构式语法视阈下英语教学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发现构式语法视阈下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有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和高中生,且大多数研究都很注重双及物构式。英语疑问句是师生课堂互动用语,也是日常交际语,在初中英语语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教师的教学焦虑。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职业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新手教师,他们经历了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刚刚从事教学,对新手教师而言,既要适应新的身份,又要适应新的环境是很困难的。无法适应这种改变,是新手教师产生焦虑的一个很大原因。由此,关注新手教师的心理健康尤其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初中新手英语教师的教学焦虑现状进行探究。本研究
名词短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由名词中心词和各种修饰语组成。由于名词短语这一结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差异,并且中国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名词短语时经常会出错,许多学者对此产生了兴趣。然而,先前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汉英名词短语结构的对比上,较少关注学习者的习得。在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语言迁移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中国高中生英语名词短语的习得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国高中生使用英语名词短语的特征、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视角,分析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以及空间模态的使用特征以及二者如何建构人际意义。笔者选取了2019年湖南省第一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初中组两位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频,两位教师授课内容均为新目标英语八年级Unit8 section B的阅读文章。本研究以刘清堂(2020)教师手势分类和Lim(2012)空间分类依据,以多模态标注工具ELAN对教师的手势、空间和物理
近年来,语言焦虑和交际意愿的研究成果颇丰。大量研究证实语言焦虑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决定因素之一。然而,语音焦虑作为语言焦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受关注较少;针对语音焦虑与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多面向大学生群体,对中学生群体尚缺乏细致考察。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语音焦虑模型和交际意愿模型,以语音焦虑量表和交际意愿量表为研究工具,试图对高中生的语音焦虑水平和交际意愿水平开展定量和定性研究,以期揭示二者相关关系
当前,从使用诸如台式计算机之类的传统技术向使用手机之类的移动技术的转移趋势正在增长。智能手机等掌上电子设备创建了创新且便捷的语言环境。近年来,基于移动游戏的学习(MGBL)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成功获取和保留知识的有希望的方案。目前,基于游戏的词汇学习应用程序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表现和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实验方法,旨在探讨基于游戏功能的移动学习软
知识型社会对人们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终身学习越来越得到重视,它打破了正规学校教育的局限,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过程,非正规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一部分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研究者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对于非正规学习态度的深入研究还很少。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师对于非正规学习的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建议。研究者以参加小组讨论式学习项目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术能力无论是对其自身发展还是所教学生的成长都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提升学术能力的方法,定期的学术性小组讨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其重要性也日趋明显。通过对比中外相关研究,作者发现学者们对学术性小组讨论和英语教师学术能力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借用Lave和Wenger的实践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并根据王雪梅对学术能力的划分,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设计学术性小组讨论与英语教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