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VAH)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分析伴VA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其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6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及后循环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险因素及VAH的比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H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分为VAH组和非VAH组,比较分析伴VAH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结果:(1)本研究6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现为后循环脑梗死者216例,占全部急性脑梗死的34%。后循环脑梗死组患者中男性、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p<0.05)。(2)本研究共有78例(12.4%)诊断为VAH。其中54例(69%)表现为右侧VAH,明显高于左侧(24例,31%)。后循环脑梗死组VAH的比例明显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19.4%比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H与后循环梗死独立相关,优势比(OR值)为2.173,95%置信区间为(1.326,3.559),p=0.002。(4)将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为VAH组及非VAH组,结果显示,VAH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60±9.508岁,低于非VAH组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61.66±7.784岁),(p=0.030)。(5)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近端梗死组VAH比例(28.9%)明显高于中间部位梗死组(16.5%)及远端梗死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部位与远端梗死组VAH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本研究伴VA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近端梗死主要分布在VAH侧(72.7%),中间部位的梗死则主要分布在VAH对侧(71.4%)。
结论:VAH是常见的后循环血管的先天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独立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提高对VAH的重视。VAH人群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年龄偏小,伴VAH的后循环梗死以近端梗死为主。伴VA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近端梗死主要分布在VAH同侧,中间部位的梗死则主要分布在VAH对侧。对伴VAH的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及早识别VAH相关后循环缺血,为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分型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6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及后循环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险因素及VAH的比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H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分为VAH组和非VAH组,比较分析伴VAH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结果:(1)本研究6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现为后循环脑梗死者216例,占全部急性脑梗死的34%。后循环脑梗死组患者中男性、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p<0.05)。(2)本研究共有78例(12.4%)诊断为VAH。其中54例(69%)表现为右侧VAH,明显高于左侧(24例,31%)。后循环脑梗死组VAH的比例明显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19.4%比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H与后循环梗死独立相关,优势比(OR值)为2.173,95%置信区间为(1.326,3.559),p=0.002。(4)将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为VAH组及非VAH组,结果显示,VAH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60±9.508岁,低于非VAH组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61.66±7.784岁),(p=0.030)。(5)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近端梗死组VAH比例(28.9%)明显高于中间部位梗死组(16.5%)及远端梗死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部位与远端梗死组VAH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本研究伴VA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近端梗死主要分布在VAH侧(72.7%),中间部位的梗死则主要分布在VAH对侧(71.4%)。
结论:VAH是常见的后循环血管的先天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独立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提高对VAH的重视。VAH人群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年龄偏小,伴VAH的后循环梗死以近端梗死为主。伴VA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近端梗死主要分布在VAH同侧,中间部位的梗死则主要分布在VAH对侧。对伴VAH的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及早识别VAH相关后循环缺血,为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分型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