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历史的发展,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了繁荣的中华民族文化局面。当前,正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家认同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影响与作用,审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问题,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帮助公民构建高度的国家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认同的构建前提首先是民族认同的形成,而民族认同的形成则是以文化认同为前提的,为此,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前提的前提;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构建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引导公民以国家发展为己任,自觉地投身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当中去。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设施、民族文艺精品、文化产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均不断取得新进展。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仍然存在着思想不重视、城乡投入不均衡、忽视软件建设、忽视制度建设以及人才流失等方面的问题,对国家认同的构建产生消极的影响。出现上述问题,是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本身等内外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为此,必须积极探索一种适合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模式,多方面促进文化建设,达到国家认同构建的最终目的。本文认为可以借鉴社区治理等治理模式的有效经验,构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1+N”模式,即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主体、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产品与服务供给内容、财政投入渠道、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1+N”模式。在该模式当中,政府始终处于并且必须处于绝对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供给与服务的主体地位,宏观指导其他文化建设主体辅助其参与文化建设,让公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亲身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进程当中,有效表达自身文化诉求,并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投入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当中去,进而在文化需求得到适当满足、公民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的过程中,构建高度的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