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04~2012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郑州市2004~2012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004~2012年郑州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0种,共计462212例,平均发病率为708.85/10万;死亡842例,平均死亡率为1.29/10万,病死率0.02%。发病率波动在436.89/10万~994.89/10万之间,2004年最低,之后逐年上升,到2009年达到发病高峰(994.89/10万)后开始下降,到2012年又略有抬升。死亡率波动在0.59/10万~1.95/10万之间,2006年死亡率最低,2010年死亡率最高。报告发病地区差异较大,在344.65/10万-1149.48/10万之间,9年的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二七区,1149.48/10万;最低的是巩义市,344.65/10万。男性发病281596例,发病率843.77/10万,女性发病180616例,发病率569.05/10万,男女性别比1.56:1。0-1岁组发病最多,占总发病的20.61%(95243/462212),35岁以后发病数逐渐下降。发病前五位的职业为: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前五位职业占69.72%。2.郑州市2004~2012年报告乙类传染病20种,297861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64.44%,平均发病率460.12/10万,死亡817例,占法定传染病死亡总数的97.03%,平均死亡率1.36/10万,平均病死率0.27%。2004~2012年报告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07075例,占报告乙类传染病的69.52%,居第一位,呈上升趋势;报告呼吸道传染病56444例,占乙类报告传染病的18.95%,居第二位,报告肠道传染病累计33606例,占乙类报告传染病的11.28%,居第三位;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均呈下降趋势。3.郑州市2004~2012年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0种,164351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35.56%,平均发病率252.02/10万,死亡25例。占法定传染病死亡总数的2.97%,平均死亡率0.04/10万。2008~2012年报告手足口病44107例。有2个发病高峰,2009年、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260.56/10万和127.38/10万。2月份发病最低,614例,占报告发病的1.39%,5月份最高,10653例,占24.15%,3~7月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报告发病32474例,占73.63%。发病数前五位地区为: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中牟县,前五位地区占发病总数的91.15%。男性发病27196例,女性发病16911例,男女性别比1.61:1。5岁以下高发,报告发病40859例,占92.64%,55岁以上无发病;发病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为主,这三种职业报告发病43999例,占99.76%。2008~2012年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4740例,其中EV71阳性2478例,占52.28%,CoxA16阳性83例,占17.59%,其他肠道病毒(PE)阳性1428例,占30.23%。报告重症1696例,占手足口病发病的3.85%,发病最高的是1~2岁组,发病736例,占43.40%,2岁以下发病1387例,占81.78%,EV71阳性占83.23%,CoxA16阳性占1.01%,PE阳性占15.76%。结论郑州市法定传染病2004~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高峰,此后呈下降趋势,2010~2012年波动上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报告例数分别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的第一、二、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