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快速繁荣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夫妻,在婚姻生活中萌发了契约意识,为了更好维护夫妻婚姻关系长久稳定和谐与实现自身最大权益保障而倾向于签署夫妻忠诚协议。《婚姻法》虽然将“夫妻应当相互忠实”写入了法条,但对夫妻忠诚协议却没作明确规定,不同于一般夫妻纠纷和普通民事合同问题,夫妻忠诚协议兼具人身与财产双重属性,由夫妻忠诚协议引发的法律问题通常具有复杂性特征。夫妻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快速繁荣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夫妻,在婚姻生活中萌发了契约意识,为了更好维护夫妻婚姻关系长久稳定和谐与实现自身最大权益保障而倾向于签署夫妻忠诚协议。《婚姻法》虽然将“夫妻应当相互忠实”写入了法条,但对夫妻忠诚协议却没作明确规定,不同于一般夫妻纠纷和普通民事合同问题,夫妻忠诚协议兼具人身与财产双重属性,由夫妻忠诚协议引发的法律问题通常具有复杂性特征。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不仅在学术界广泛引发争论,也是司法审判实务中的难点。国内法院有支持协议有效的,也有认为协议无效的,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裁判观点。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就夫妻忠诚协议的概念、类型进行介绍,结合《民法典》实施背景,探究夫妻忠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并基于《民法典》第464条之规定,对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本文对夫妻忠诚协议的分析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夫妻忠诚协议的概念和夫妻忠诚协议的类型,根据协议内容所作的具体约定不同,把夫妻忠诚协议分为人身性、财产性以及混合型三种夫妻忠诚协议并分别介绍,以期对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概念、类型及性质定位有初步的了解,为文章的进一步研究指明范围和确定方向。第二部分,梳理和分析当下学术界和司法实践在关于夫妻忠诚协议效力方面的争论焦点。从理论上分析学界现有的三大观点:“有效说”、“无效说”、“折中说”,重点研究背后支持该学说的原因并对其合理性与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同时,梳理现有司法裁判案例,针对不同的观点和说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针对现有理论与司法裁判观点进行梳理讨论后,笔者以《民法典》实施为背景,从夫妻忠实义务法定化符合《民法典》立法内涵、《民法典》为夫妻忠诚协议提供法律指引、订立夫妻忠诚协议顺应现代婚姻观念转变等角度证成笔者的观点:《民法典》背景下承认夫妻忠诚协议效力具有必要性。有必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是认为凡夫妻忠诚协议均具有法律效力,获得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因此在此部分,笔者还就夫妻忠诚协议获得法律效力的要件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夫妻忠诚协议进行区分,对违约责任表现为强制解除婚姻关系、限制一方监护权或抚养权的人身性夫妻忠诚协议,笔者认为不应赋予其法律效力,对财产性夫妻忠诚协议,需根据协议约定的内容作进一步分析。第三部分,围绕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适用进行重点论述,介绍夫妻忠诚协议适用法律的规范变迁以及准用合同编调整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夫妻忠诚协议参照适用合同编调整的适用技术,包括准用合同编的变更权、解除权以及违约责任规则。第四部分,笔者就夫妻忠诚协议在法律适用中的三个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夫妻忠诚协议的适用应当以离婚为前提;其次,在夫妻忠诚协议的适用与离婚损害赔偿并存时应当区分情况分别讨论;最后,对举证制度的完善和证据的采信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其他文献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引起社会各界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更多关注。为兼顾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和对正义的维护,正确解决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范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是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黑社会性质组织属于特殊的犯罪集团,处理其首要分子刑事责任范围问题时,当然适用前述法律规定。论文通过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首要分子刑事责任范围认定问题在立法和司法实务中的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推进引发了我国就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失地农民为代表的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农村转移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城镇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规模不断增大,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现有研究关于城镇化发展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多集中于理论分析,同时少数的实证分析由于方法单一并未反映出城镇化发展对非正规就业的多种作用机制,所以利用
区域创新收敛是影响区域经济收敛的根本因素,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并未出现落后地区经济水平逐渐追赶上先进地区的收敛现象,反而甚至呈现出空间失衡之势。互联网作为新兴通信技术的代表,具有时空压缩、网络效应、边际成本递减等先天优势和本质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互联网发展能否让创新落后地区乘坐信息车追赶创新先进地区。本文以中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6—
逆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来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区域化合作平台,“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同时促进双方的优势互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物流绩指数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物流绩效各二级指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物流绩效指数与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从而更高效地建设国际物流,最终满足中国与“海上丝绸
随着人工生殖辅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个代孕婴儿诞生后,代孕技术客观上已分离了母亲与子女的分娩关系与血缘关系,打破了“分娩者为母”的传统伦理观念,因此,代孕自始就是一项极具争议的生殖技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代孕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代孕婴儿诞生于世,对传统伦理观与亲子法律规则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冲击与挑战。虽然部分国家与地区在法律上允许代孕技术的实施,但包括我国在内仍有不少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居住权制度在立法理由中表现为“为落实党中央的要求,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但《民法典》出台后居住权的规则制定较为简略,仅有6条,在当前《民法典》的法律规定中,居住权纠纷所发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确认存在居住权之上,即是否设立了居住权。而无论在实践中还是理论上,该6条都不能完全回应居
打造创新枢纽城市是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本文以集群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方法,采用“总-分-总”的论文结构框架,选取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创新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集群演化对创新枢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内容,共六章。第一部分为“破题”,包含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是
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政府对科技资源的投入规模逐年扩大,但科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如重复配置、配置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将从配置效率的角度切入,研究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状况。文章首先对我国各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分别对科技资源投入、科技资源产出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科技创新环境,对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科技资
中国传统的褐色经济发展模式致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骤增,对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造成较大的负担,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碳减排势在必行。在环境问题和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下,为了实现“碳达峰”目标,优化和转变产业结构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鉴于碳减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由此通过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深入
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期间,环境问题往往被忽视,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修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长江流域的治理问题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2018年至2021年期间,围绕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国务院、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就禁捕退捕相关工作发布了众多政策文件,制定了“十年禁渔”计划,定义了禁捕退捕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下定决心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