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交流合作日趋广泛深入,这使得中非关系成为西方主流媒体的热议话题。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势的话语权,西方媒体如何报道中非关系影响着世界人民对中非关系的客观认识。因此,对西方媒体有关中非关系报道的语言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非关系有更多了解和更客观地评价。
在诸多语言研究方法中,批判话语分析着重研究媒体报道中语言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考虑新闻语言系统和外部社会的联系,关注影响新闻语言的多种因素。本文以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英美媒体中关于中非关系的报道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新闻中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本质与我们对它的需要和他的功能有密切联系。语言并不像以往语言学家宣称的那样是一种客观透明的传播媒介,而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作者以《英国卫报》和《纽约时报》两家权威西方媒体为例,对2005至2010年有关中非关系的报道进行统计及定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从媒体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度、内容和态度方面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则采用及物性、分类、转述方式、主位等批评性话语分析手段来阐明其语言特点,并结合报道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索语言与意识形态、权力的关系。
通过分析发现:在大多数报道中,中国在非洲的形象被严重歪曲,中国被描述成一个掠夺非洲资源,污染环境,没有人权,缺乏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的国家,带有“新殖民主义”的性质。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非经贸合作削弱了西方国家在非洲的传统影响力和既得利益以及中西方在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这些对中非关系的负面报道严重影响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和在国际上的地位。论文强调了批判性阅读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国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促使西方媒体能更公正客观地报道中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