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分析与传统的儒家教育截然不同的,以至于被忽视甚至误解的庄子“无为”思想,并试图建构一个相对系统的无为教育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通过对庄子“无为”思想的借鉴与反思,以期为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及启示。庄子是我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的先驱。庄子认为当时的教育过多的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外在“作用”,而忽视了教育及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与需要。在教育内容方面所提倡的仁义、忠信等知识,既能使人乱性,也会使人引起争夺。在知识传授方面实行单纯的灌输,在教育中过分强调了教育者的地位。在教育目标上更是趋向于取得实际功用。针对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有为”思想,庄子提出了“无为”的教育主张。“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本文试以庄子崇尚“自然”的知识观出发,从道与自然、道与“有”“无”、道与自由逐次递进的关系出发,建构了一个系统的“无为”的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庄子无为教育思想的内涵:自然知识观、无为教学观和自由人格论。“无为”是实现个体自由、通达于道之境界的手段。“无为”就是要让自然或事物按自己的规律去运动,而不要人为地去妄加干涉。反映在教育上,即不妄为,在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受教育者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因性任物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无为”在教育学上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不但给现代教育中出现的某种程度的“强迫症”开了一剂良方,而且使我们再次重新界定教育本质的问题,反思教育的本真。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原因,所针对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文献做研究综述,并对“无为”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第二部分围绕道与自然、道与“有”“无”、道与“游”的关系,阐述了庄子“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知与智关系,阐明了庄子的自然知识观。第四部分归纳了庄子在体道过程中对语言、技能及自身直觉体悟的独特理解。第五部分论述了庄子的自由理想人格及其对理想教育目标的追求。最后,通过对庄子所倡导的“无为”教育思想的评价,对当前教育存在的“妄为”进行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