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刑交叉案件中“同一事实”的认定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nl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刑案件的交叉在司法实践中频繁发生,而有关民刑交叉案件的诉讼关系问题则成为司法实践与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领域的司法解释将民刑诉讼是否涉及“同一事实”作为处理其诉讼关系的标准,但司法裁判对“同一事实”的解读并不统一,且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解读方式:一是“同一事实”的认定应是“自然事实”;二是“同一事实”应是行为主体、行为客体或对象,以及行为表现三者均相同的情形;民间借贷存在与非法集资案件不同的责任主体时,不应认定为“同一事实”;三是将民刑案件事实存在关联性内化成“同一事实”。四是“同一事实”认定标准流于空置。其中,将“同一事实”认定为“自然事实”和将民刑诉讼所涉事实存在关联内化为“同一事实”的观点占据主导位置。与此相对应,民刑交叉案件也大体上采取直接驳回起诉、驳回起诉但允许再次提起诉讼和裁定中止诉讼几种处理方式。针对司法裁判中对“同一事实”解读不同一的司法现状,司法人员也展开了对“同一事实”认定问题的研究,但现有研究脱离了民刑交叉案件诉讼关系问题的原始语境,仅对司法解释中与“同一事实”相关或相类似的表述进行表面化解读,反而造成司法实践的困境。流于表面的解读方式并没有为民刑诉讼关系的处理提供具体的、可执行的操作指引,反而造成了司法实践的混乱与无序。而另一方面,刑事追缴、退赔制度的强势介入也阻断了司法实践对“同一事实”认定标准的法律适用,刑事诉讼完全吸收、合并民事诉讼,“有刑无民”成为处理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交叉案件的常态。司法实践中对“同一事实”认定的讨论脱离民刑诉讼关系问题的原始语境,对以下两个问题没有做出回应:为何将民刑案件是否涉及“同一事实”作为处理民刑交叉案件诉讼关系的标准?为何认定为“同一事实”后,案件就要以“先刑后民”为“原则”进行审理?因此,有必要回归到处理民刑诉讼关系问题这一原点,深化对“同一事实”认定的认识,从刑事判决预决力规则重新建构的角度对“同一事实”进行全新解读,认识到其也是对案件事实关系形态的概括,本质上与民刑诉讼事实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无异。同时,应当注重当事人民事诉权保障,意识到刑事追赃程序吸收民事诉讼救济功能的弊端,民事诉讼中止制度也应理性回归,使当事人民事诉权“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如是,“同一事实”认定的规则才能更加规范、具体,民刑交叉案件诉讼关系问题的处理方能逐渐进入良性、理智的轨道。
其他文献
作为中部农业大省,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虽然投入较大,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宏观管理需要加强、技术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农民信息化素质和意识尚需提高、小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需采取相关对策来应对。文章从当前我国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存在
[摘 要]人事档案是人员信息的重要载体,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能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当人事档案管理不能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时,则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成的,是考察了解和正
实际施工人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对外采购或租赁货物,常常发生合同债务纠纷。法院处理此类案件面临着主体责任和诉讼地位的判断困难。本文围绕实际施工人在对外合同债务纠纷中的
新的《城乡规划法》和《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中对违法建设的处罚都提出了按照工程造价5%-10%的标准,其中《城乡规划法》提的是"建设工程造价",《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提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