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坪铺水库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的水源调节工程,对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经济建设和抗震减灾方面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利用双差定位法,对紫坪铺水库台网8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4年8月16日—2008年5月10日的1569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的小震主要集中分布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北川-映秀断裂、前山灌县-江油断裂和后山汶川-茂汶断裂上,其中大部分地震位于北川-映秀断裂并集中于紫坪铺水库的两端,走向NE;从地震空间分布上看,该区域地震组成三个地震密集区,分别位于水库的西南区、东北区和都江堰附近的前山断裂区。震源深度集中在5-15km范围内,平均深度为7.8km,15-30km也有少量地震发生。水库区域小震活动频度与水库水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定位后,到时残差的均方根平均值为0.048s,震源位置的估算误差在水平方向上平均为0.63km,在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51km。文中还讨论了紫坪铺水库区震源分布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同时在定位后地震震源剖面中发现,剖面处的小震震源分布都分别与对应的中央和前山两条断裂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水库西南区在蓄水前地震数目较少,蓄水后第一年地震数目明显增多,且在2006年9-10月和2007年9-12月两个蓄水高峰期也出现了地震活动增强的现象,说明该区域小震活动受水库蓄水影响较为明显。水库东北区域的地震活动在水库蓄水之前和蓄水初期较为频繁,后来地震活动逐渐减弱。前山断裂区域所选地震在水库蓄水前几乎没有地震活动,在2008年2月份发生了显著的都江堰震群活动。以上结果说明水库西南区受水库蓄水影响最为明显,该区域地震应为水库地震;水库东北区同样受水库蓄水影响但没有西南区明显;前山断裂区地震几乎与水库没有关系,应该为构造地震。本研究还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平均波速比,结果显示水库西南区绝大多数波速比值在1.6-1.8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73,且在2006年11月出现波速比值明显下降的现象,之后该区域波速比值一直保持低值状态,2007年底稍有回升直至2008年初恢复到均值水平,当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且水库西南区较大地震几乎均发生在水库卸载阶段同时对应波速比值下降。水库东北区波速比平均值为1.77,每次水库开始蓄水滞后一个月的时间,该区域波速比值下降且数值下降持续时间与水库蓄水时间保持一致。同时利用精定位结果计算水库西南区Vp和Vs,Vp的平均值为4.61km/s,Vs的平均值为2.80km/s,水库东北区的Vp和Vs平均值分别为4.95km/s和3.02k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