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一直在制约着各国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历史进步,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贫困仍然是全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贫困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我国有城市贫困人口约5000万,且成上升趋势。“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亦是中国今天改革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总体上人民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城市污染、拥堵、新贫困问题等。本文关注城市中出现的新贫困问题。城市新贫困作为城市贫困中的特殊群体,自然具备一般意义上的贫困特征及成因。本文首先回顾了贫困概念的历史演进以及各种关于贫困成因的理论,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在城市贫困产生的一般原因的基础上,依次分析了中国城市新贫困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成因,在借鉴国外反贫困经验的基础上,力求探寻适合新贫困群体特点的反贫困对策,让更多人尽快脱贫,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对与此问题相关的研究做了梳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分析我国城市新贫困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中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现状分析。该部分从与城市新贫困问题的有关概念出发,对贫困的概念、测量做了分析,给出了本文对城市新贫困的概念界定,并对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特点做了分析。第三部分:中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发生原因。该部分从实际出发,在借鉴城市一般意义的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贫困问题的发生原因。第四部分:中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治理对策与措施。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在城市贫困这一共性的基础上,力求提出符合新贫困群体特点的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