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芪(Radix Astragali)是一种常用中药,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在中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芪具有多种功效,补气开阳、益胃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是中医对它的概括描述。近年来,随着黄芪用量和用途的逐年增加,沿用多年的黄芪使用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及其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论文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利用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对黄芪进行发酵处理,以增加黄芪的疗效、提高黄芪的实际利用率,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利用单因素平板生长实验和摇瓶试发酵,优化黄芪发酵培养基,初步得到较佳发酵培养基成分组成为:黄芪粉术(60目)50g、麸皮(煮汁)20g、石膏(60目)1g、蒸馏水1000ml,pH值自然。通过对黄芪发酵过程(第1、3、5、7、9、13、15d)发酵液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检测,并与黄芪水煎液相应活性成分对比发现,发酵处理使黄芪多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而总黄酮、总皂苷和黄芪甲苷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不高。并确定了黄芪发酵的最佳时间为7天。对黄芪发酵液进行药理实验研究发现:黄芪发酵液的大、中剂量对小鼠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抗凝血、利尿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大剂量具有延长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缩短小鼠睡眠持续时间的作用。但与黄芪水煎液相比,只有抗凝血活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