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特别是现当代小说的英译取得了国内外关注。其中,鲁迅是作品被英译最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在众多英译本中,蓝诗玲的英译本最全且最新,于2009年收录于“企鹅经典”系列丛书。鲁迅小说中存在着大量人体隐喻。本研究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对鲁迅三部短篇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共33篇短篇小说进行人体隐喻归类,进而分析蓝诗玲采取的翻译策略及其动因。本研究结合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确定人体隐喻的定义和分类模型。接着采取定量统计法。以“眼/目”、“脸/面”、“嘴/口”、“头/首”及“心”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相关人体词,并对检索到的人体词人工筛选,获取人体隐喻在三部短篇小说集中的数量分布。通过分析这些人体隐喻,可具化原文隐喻的始源域或目标域。通过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本研究对蓝诗玲英译策略及其译法成因展开描述性研究,解析蓝诗玲如何在认知层面解读原文隐喻,又是如何在语言层面表达原文隐喻的。研究发现:1)按映射模型区分,鲁迅小说中的人体隐喻可以分为三种:从人体域映射到非人体域,从非人体域映射到人体域,以及二级人体器官域互为映射。第一类隐喻为“以身喻物”型,即人体域作为始源域,目标域可具体可抽象。第二类隐喻为“以物喻身”型,即人体域作为目标域时,始源域有颜色、动物域等。第三类为汉语特有的“身身互喻”型隐喻,涉及两种器官。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巨大,中国文化色彩浓郁的原文隐喻,增加了隐喻英译的难度。2)从蓝诗玲的人体隐喻英译来看,基于跨语映射的情况,她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如果原文隐喻有一个具象的始源域,在投射映射类隐喻的英译过程中,译者保留、改变、删除原文隐喻源域,或干脆摒弃原文隐喻表达,对原文隐喻进行释义。若原文隐喻基于意象图式生成,译者则将原文图式置于译语中,针对该原文图式在译语中空缺的情况,采取转换图式或释义的翻译策略。3)蓝诗玲灵活采取多种译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具有文化共知性的隐喻,可以直译以复制原文映射;二是对于译入语中,原文隐喻意义偏离或空缺的情况,即文化相异隐喻的翻译,蓝诗玲力求平衡翻译的忠实性与创造性,将汉英语言结构及文化差异纳入考量,或改变、或释义、或删除原文隐喻,以提升译本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