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石灰性土壤碳酸钙含量、pH高等因素制约了小麦对锌的吸收。在前期研究发现问题石灰性土壤上过量施用氯化镁、氯化钙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氮肥与氯化镁配施试验,研究氯化镁在不同氮水平下对小麦生长及镁、锌吸收的影响;不同氯化镁用量(0,0.3、0.6、0.9和1.2g Mg/kg)和不同硫酸镁用量(0,0.3、0.6、0.9和1.2g Mg/kg)试验,对比研究硫酸镁和氯化镁对小麦生长及镁、锌吸收的影响,并探索其原因;进而设计了不同氯化钙用量(0,0.3、0.6、0.9和1.2g Ca/kg)试验,研究氯化钙对冬小麦生长及钙、锌吸收利用的影响,并验证氯化镁、氯化钙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原因分析。取得的主要结论有:施用氯化镁0.6g Mg/kg对小麦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但进一步提高了小麦地上部锌累积量,在施氮0和0.2g/kg时,施用氯化镁分别显著提高籽粒锌含量25.9%和31.2%。适量施用氯化镁或硫酸镁均能促进小麦干物质形成,增加籽粒产量,同时提高小麦镁累积量,增加茎叶和颖壳中的镁含量。但二者对小麦锌吸收的影响不同:施用氯化镁显著降低了土壤pH,同时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以及向籽粒的转移,施氯化镁0.6gMg/kg时,籽粒锌含量可由对照处理的30.1mk/kg提高至44.3mk/kg;而施用硫酸镁对土壤pH以及小麦各部位锌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施用氯化钙也可促进小麦干物质形成,增加籽粒产量,且整株吸钙量随氯化钙用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加38.6%~91.4%。与氯化镁用量试验结果相似,施用氯化钙显著降低了土壤pH,同时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以及向籽粒的转移,施用氯化钙0.9g Ca/kg籽粒锌含量可显著提高至42.0mg/kg。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镁、硫酸镁或氯化钙均可促进小麦干物质形成,增加籽粒产量,并且增加小麦对镁或钙的吸收。而且施用氯化镁可以降低土壤pH,提高籽粒锌含量,但施硫酸镁对土壤pH及小麦锌的吸收利用均无显著影响,说明施入土壤中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差异是影响小麦锌吸收的可能原因。氯化钙用量试验进一步证明籽粒锌含量提高的原因在于氯离子的出现降低了石灰性土壤的pH、活化了土壤锌,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该结果可为活化土壤锌,促进作物对土壤锌的吸收利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