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肝病,女性多见,免疫抑制剂通常有效。组织学表现为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学表现为非肝特异性循环自身抗体的出现,转氨酶升高,γ球蛋白或IgG升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免疫手段,用C57BL/6近交系小鼠肝脏提取物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作为抗原,对同种系小鼠腹腔注射建立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AH)动物模型,其病变特点与人类慢性肝炎非常接近,认为是研究人类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模型。
核因子-κB(NF-κB)作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在许多肝脏疾病的肝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NF-κB能调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基因的转录表达。
NF-κB是否参与AIH的免疫性肝损伤过程,目前尚无相关报道,但根据其调控产物在AIH中的作用,推测NF-κB可能在AIH发病中起重大作用。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EAH模型,探讨NF-κB及其调控产物ICAM-1、TNF-α、IL-6在EAH中的表达和在肝损伤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40只雄性4周龄C57BL/6小鼠,造模时体重为20.32±0.86g,采用同种系小鼠肝脏提取物即肝抗原S-100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混匀后,予小鼠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普通饲养,模型组于每周腹腔注射1次S-100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混匀物1ml,共注射4次。于第28天处死所有动物,分离血清-20℃保存以各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球蛋白(G);取部分肝左叶予10%甲醛固定4h以上,脱水、石蜡包埋,用于HE染色和NF-κB、ICAM-1、TNF-α、IL-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结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以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表示。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用Studentst检验,P<0.05即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通过S-100与弗氏完全佐剂给予小鼠腹腔注射后,成功建立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2)NF-κB及其调控的ICAM-1、TNF-α、IL-6在EAH模型中均有表达,提示NF-κB及其调控产物可能在EAH肝损伤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3)NF-κB通过调控ICAM-1、TNF-α、IL-6的基因表达,增加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在肝组织中的含量,诱导肝细胞损伤,抑制NF-κB的活性可能减轻EAH肝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