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中乡土小说教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j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便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许多作家纷纷投入到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乡土”成为了经久不衰的文学主题。二十年代,王鲁彦等人的乡土小说对“旧中国”的蒙昧、落后展开文化批判;三十年代,茅盾的乡土小说真实记录了现实政治对乡村地区的触及影响,沈从文用质朴纯善的“湘西世界”对照出都市摩登的现代性之异化;四十年代,赵树理、马烽、孙谦关注农民的现实生活,创作了大量的农村题材小说;进入新时期,“新乡土小说”也是精彩不断。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要贴近学生生活和适应学生发展,“乡土”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是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论文对多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乡土小说进行了总体分析,明确了乡土小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现代乡土小说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增长见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的情感认同,因此,乡土小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意义。论文对高中语文教材中乡土小说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分析了乡土小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本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二部分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乡土小说进行了总体分析。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乡土小说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第四部分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乡土课程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板块,教科书中的选文都是历经中国千年历史沉淀而脱颖而出的优秀经典,其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意蕴悠长,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业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重要性不低于课文系统、知识系统与助读系统。其基本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帮助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活动以及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作业系
外壳名词是一类特殊的抽象名词,因其作为一种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外壳名词就像是一个外壳,将一些复杂的信息或者具体的内容囊括起来,即“用作外壳的名词”。正因为如此,外壳名词经常出现在一些固定的搭配当中,并借助其特定的语境实现其语义。因此外壳名词的使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在英语写作中表达态度和立场。但是在过去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外壳名词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滥用、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八个坚持”的新要求。他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为此,推进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之一,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时代之问,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性以知识性为基础,知识性以价值性为导向,二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素质教育的方式,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从而对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进行全方位培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中的起点,承担着立德树人、引领方向的作用。该书主要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与民族复兴大业进行阐释,提升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国,中国将英语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教材在英语课程的开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教材不仅向学生提供了英语知识,而且传递着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因此,许多学者都非常重视对英语教材的评价。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NECS)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共同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指向学生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应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说课文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关系到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当前小说教学存在部分问题,部分老师还是仅围绕着小说三要素进行静态知识点的教学,教学内容简单地停留在对文字的表层分析上面,没有基于文字深入地分析和挖掘出小说语言蕴涵
阅读课堂中的有效对话不仅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民主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上的体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批判精神的提高都有意义。名师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其教学理念和成熟课例对实践教学都有着指导和借鉴价值。因此,针对阅读教学中的“齐答”,“独语”等虚假对话的问题,从名师成熟的教学观和成功的方法实施出发进行比较分析,更易于探究总结出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方式。本研究基于对话教学理论和阅读教学的基本
随着以核心素养为关键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成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广泛共识。要想真正提升思想政治学科的感染力、号召力,实现路径在于开展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便成为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议题式教学融入高中思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情境”这一教学元素得到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师的逐渐重视。但就中学思政课而言,在实际的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大多是碎片化的、无序的,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其教学效果。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对“培养什么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一境到底”教学以其独特的“四条主线”彰显出增强教学系统性、激发学生自主性、促进学习深度化的优势,进一步为“如何培养人”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然而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活动形式,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渠道。随着课程理念的不断革新,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也应运而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强调学生与读物之间和谐、自由的统一,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见解。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