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学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以我国的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院校和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山梨大学、京都大学等学校的数学教育交流活动为中心,考察中日数学教育交流的经过、人员往来、学术活动、国际合作研究及其影响。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本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一、简要论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情况、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二、在简要介绍1978年以前的中日数学教育交流史和两国数学教育的基础上,论述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以东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忠林、北京师范大学的钟善基和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横地清为代表的研究者们所展开的中日两国数学交流活动及其重要意义。三、对中日数学交流的具体内容、研究方法等较系统地进行了论述。即较详细地分析了数学教育内容、数学教育思想方法、数学文化史以及数学史、数学教学实验、数学教育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四、以国际会议、合作出版的书籍、创办的杂志等方面为主线,论述了中日两国数学教育国际合作研究队伍的建设及其成果。五、主要论述了中日数学交流对两国数学教育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即:横地清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松宫哲夫的数学综合学习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马忠林、钟善基、李迪等老一辈学者的数学教育思想、数学史、数学文化史研究对日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