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现状差距明显,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是城乡差距明显的主要原因。为了逐渐缩小这种差距,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国家近年来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展战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其中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建设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重点内容,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总体上较为落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加快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矛盾将日渐突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人口在空间上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组合重构。在农村则具体表现为由于“打工经济”的存在,村庄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存在较大差异。而农村居民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主体,他们的流动趋势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人口的这一发展背景下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有待研究。由于长期的重城轻乡,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标准和规划都很不完善,另外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学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研究的深度上与城市相比都存在不足,无法指导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有必要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发展现状展开细致的调查以了解其发展特征和趋势。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的彭阳县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本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均等化发展特征以及农村居民对各种设施使用时的满意度和需求度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农村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预判,对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做了一定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彭阳县农村地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并总结了设施发展现状的均等化特征;第四部分主要研究各类设施的使用效果,具体是借助在农村地区发放的问卷统计结果来分析农村居民对各类设施的使用效果,并提出了结合使用效果的各类设施的均等化配置思路;第五部分主要是确定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总体思路,具体为剖析导致设施非均等化现状的原因,结合对未来农村地区人口的预判确定了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的总体思路;第六部分对彭阳县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利用Arcgis分析工具,对村庄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不同发展潜力的村庄的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发展潜力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重点、主要内容;第七部分综合地理学、行政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彭阳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的相关建议;第八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